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宝庆院新建观音殿德祐元年正月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五、《黄氏日钞》卷八八、成化《宁波郡志》卷九、雍正《慈溪县志》卷一四
青林宝庆院创自开禧丙寅距今德祐改元已七十年,中更大参攻愧楼公题其额,中书厚斋王公记其事,凡所以恢张藻饰之者极名胜之选,他不俟赘辞矣。
僧昙华新造观音殿成,介进士虞君亨父复请余为之记,是岂可已而不已者哉?
盖闻佛氏寂灭为教,凡吾耳目口鼻、四肢百骸之身,与吾父母妻子君臣上下之伦,及吾耕食凿饮生产作业,凡所藉以资生之具,尽欲屏绝之,故树下不敢三宿,恐成恩爱,惟行道乞食,以毕馀生,一般涅槃了无所有,此寂灭之说也。
后之为佛者不能尽然,仍奉养以爱色身,仍眷聚以伐骨肉,仍头首纲维以效君臣上下,仍田以食,仍室以居,视世俗无以异,甚者世俗反加侈大往往寂灭之说正相背驰故人或得而议其后
观音之在佛氏号称大慈大悲水旱于此祷,疾痛于此告,凡有求而不获者,必于此依归,名以灵感,人未敢议,故僧庐佛屋,千窗万宇,必待观音殿成然后称大备
盖今佛氏号召人心莫切于观音矣。
感人必以其身,修身必以其实,其或迹自迹,心自心,崇饰崇饰作为自作为,观音观音,而我自我,则观音于我何有哉?
是必真不杀、真不贪、真不嗔、真不作诸恶真能大慈大悲观音,以劝里之人皆不杀、皆不贪、皆不嗔、皆不作诸恶、皆能大慈大悲观音,则观音不在观音而在我,不在我而在众。
善人之心,譬之一水一眼一日一月,千水千眼千日千月,处处应现无非观音岂必真珠璎珞像设净瓶岩石间者观音
然后水旱祷必应,痛苦祝必瘳,凡有求者求必获。
是信乎其灵感,是信乎足为佛氏解后议,是信乎可无负今日观音殿初意
虽然,亦岂待他求而可哉?
慈悲即吾心一念之仁,在反求而广充之尔。
德祐改元正月十三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