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提举到任利便劄状辛酉夏陈提举名淳祖。)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黄氏日钞》卷七一
某昨循旧比,僭具启劄迎候前茅
恭准指挥,却而不受,止令亲利便劄子一封缴纳出身脚色一本有以仰见略虚务实、爰询民瘼之意,为之喜极踊跃
某窃谓今世之所最病者虚文也,启劄何为,却之诚是
小官之所最喜言于上位利便也,而利害常相倚伏
今日害民之事多矣,往往正自前日之言利便者始,某尚敢复以利便言乎,亦姑以害民之要者代之哀吁耳。
大抵官冗则吏多,吏多则民困,此事晓然不待智者而后知也。
华亭上五场旧各置催煎官一员,而共置一买纳官于华亭,以总出纳之权,他无泛员也。
其后为人择官,增买纳官为二,托名东、西步
今场监见存实有一盐仓一水步而止,何尝东西之分哉?
交盐者买纳官,打袋者亦买纳官
今有支盐见谓剩员,别坐并壁,名曰隔秤,何尝买纳官多打而隔秤者曾与减其斤两哉?
买纳一支盐,三衙鼎立吏卒动以百数亭户已不蚕食之苦。
未几复创分司一员,合三衙为四,而吏卒之数至于盈千。
以故亭民之富者贫,贫者流,民无所措手足,而盐课亦因以陷折。
开庆元年冬被檄亲行其地,为之心酸泪随,即尝不顾利害不恤仇怨,以具其实申闻使台,乞将分司省罢
旋蒙前政仓使孙左司遍加审访,知某所陈非虚,继申朝省,住免分司止留买纳一员,而加以提督之名。
方提督辟官未到间,又尝差某权买纳两月,凡分司流弊犹存者又一一考覈以闻,悉蒙次第施行
拔本塞源扰民之根一洗,民始还业,得复其旧,至今官吏人户能言孙提举革弊之恩,可问而知,某无一语妄也。
嗣闻孙仓使易节之馀,提督到任之久,分司吏卒今又复夤缘而归之。
分司之名虽除,而分司之弊渐作,滨海之民已有蹙頞相告者。
前日侍坐先生,乃忽闻东西步合分买纳任责之说。
先生岂以其步真有东西乎?
岂建台方新,未有利病之详上彻听者乎?
一步而置两官,初无可分之地;
两官而督五场,徒开烦扰之端。
今日提督已成前日分司提督分为二,是分司不惟不省,而反增之也。
今日选辟得人禁防有法不至害民他日之者先生能保之乎?
正恐日久弊深,小民无所归咎,必曰增官扰民,自某任提举始,可不先生惜哉!
所谓害民之要者言之。
其他千条万绪,胥此焉出,不足一一为先生道也。
监司新政,方议便民,而尘埃底僚,辄进狂瞽,亦几于不识忌讳矣。
抑又有不识忌讳甚者,既蒙特达之知,欲嘿不忍,敢并言之。
盖闻国家之利,莫大榷盐
榷盐之法,莫严于私禁
朝廷之所常申明士大夫之所常主张,而揆之事实,乃有不合者。
生长海邦,每见私盐禁严,即官盐之额亏;
私盐之禁宽,即官盐之额增。
私贩者多,反有益公家哉?
宜损而反益,此其事实,必有当深察者。
官盐买价每斤不过二百文旧会,实则不过十一文见钱,而客钞之搭发有增,诸色取办在盐,每二斤方纳得一斤,是每斤官价得五文。
使钱钱果尽入亭户之手,仅足以了纳官司縻费主张一非其人,反陪钱纳盐矣。
方今新米价涌,工本费烦,盐何从生,而可使白纳及陪钱纳哉?
亦曰倚赢馀之私,卖以煎纳官正盐耳。
私禁稍宽,则民有馀力以煎盐
私禁苟严,则官盐无本可煎,虽挞之至死无益
纳官既有定额,煎出即分两项,曰某项几石输官逃责者也,某项几斗私卖以充本者也。
然则岂因禁严而民不私卖哉?
官盐卖之上江私盐卖之本土未有生产盐之地而食官盐者也。
官盐卖之城郭私盐卖之山乡未有山居而入城卖盐者也。
然则禁之严何益,而民亦何不私贩哉?
故禁盐之法,惟当外示大防而内有宽恕
外示大防者,国计所关也;
内存宽恕者,事实所在也。
二者并行而不相悖斟酌善用之,此士大夫爱护国家元气盛心,而难与法吏言也,亦所以培养利源所出,而非徒为下之人计也。
私禁当严,万口一辞,而某独以为当宽。
又身其巡盐之衔,而口陈宽禁之请,律之以法,罪当万坐。
然某老矣,一毫无求于世,苟一日可有救民之便,则一日必陈救民之言,倘遇知己而不言,某则有罪,惟先生哀其狂愚而卒赦之。
不然,虽斧钺之诛不敢辞
某昨在前政,亦因垂访曾条具事宜两纸,虽未必有切于今日,恐或可为考究始末一助录本并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