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臞山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巽斋文集》卷二四
万安君子平,予识之十五年,其为人有出尘之姿,号其所居曰臞山,盖取司马相如所谓山泽之臞」之云,而用柳宗元蒙愚于溪」之意。
乡之达尊名士为诗赋之,皆谓刻苦诗文清峭不俗,此赖君所以臞,而遂指山以自况也。
君又徵予赠言,其敢无以告君!
虽然,请异乎诸公之撰。
今夫腹饱秽腥,面盈垢腻使人望而憎之者,虽儒冠在首,夫固非吾徒也。
茫乎远望,意有注而凝思精神凛然,骨见衣表,此世之清士非邪?
然予请有以问之。
行道如醉,闵宗周乎?
哀吟憔悴,思怀王乎?
食少尽瘁,为蜀汉偏安乎?
攒眉吞哭,为安史之挻乱乎
身须人扶死不瞑目,为熙、丰新法之未变乎?
斯人身任乎国家,志存乎君父忧愤菀结,虽欲自解而不得也
不然,则吾身亦甚重矣,而敢不自爱哉!
诚意不欺,心广者体胖也;
集义养气浩然者无馁也。
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周公不以拂乱动心,而申申夭夭夫子燕居气象也。
若此者固不以专论形骸然而道义充周之士,枯槁者亦鲜矣。
且吾身固将以有为也,血气盛衰精神壮老,岂于天运世道无相干涉,而敢轻役之乎?
然而世之雕琢天和以求工于无益诗文者,恐与酒色伤生,较得失尺寸间也。
夫臞必有为而臞,幸无忧愤菀结,如前数君子之所遇,则宜有学道养心之乐,以敬天之所付。
赖君学者,吾知不因诗文臞矣。
吾恐后人徒见赖君工于诗文,而谓君以不赀之身如此而溺于所嗜也,故告之以此,愿君审轻重决去取而厚自爱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