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危恕斋佩觿录后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巽斋文集》卷二○
恕斋危先生佩觿录》,其子弟门人先生平日诸经释疑也。
礼,子事父母左佩小觿右佩大觿
觿,解结之具也,其状如锥,以象骨为之,取其坚强而不折,滑泽不滞,常佩于身,备适用也。
丝缕缨带觿解经学理义之疑以恕斋此录解,故曰《佩觿录》。
诗不云乎:「我心苑结易解也,心结不易解也」。
士学于先圣遗经,或本末瞀乱,或经纬错杂
盖去圣既远,理固应尔,无以通之,此心之如何
圣门教人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悱之时,亦极矣,然后圣人一言启发之。
圣人非靳于启发也,人不愤悱则其去滞求通之意不亟,故圣人俟其至此而启之,而发之,此为学解结之道。
然世之学者或无之可解,意者资禀高明而冥与理会耶?
抑学之不能,问之不知,思之不得,辨之不明古人弗措而后人措之耶?
措之则无可言者,如弗措也,则先圣诲人,凡条分缕析先圣遗经下者莫非为我设?
束之不观,如有觿而不佩,亦无如之何也已
诸老曰:「近恕斋先生幸以夙学为此邦后宗师,是编之传,惟当与学问思辨不能、不知、不得、不弗措者共之」。
伏读之馀,窃自太息而书其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