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刘后村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巽斋文集》卷四
守道拜别四年矣,不拜一书,而意念所向,无一日不在书也。
世人以此尊仰常语取信,然闻有指画空书佛经者,不用一纸一笔,而平生所积殆数千卷精诚之至,此地大雨为之不湿东坡先生以为真实,非虚幻也。
某于先生,犹写经者之于佛,先生宁不鉴此精诚耶?
方山前一月告归期而此直待临行数刻间方能作,作亦赘矣,怀感之极者,有言犹浅也。
山长来时,蒙寄赐《壬戌送行》诗,近又得闻《竹溪先生夜坐见忆》联书殳二韵先生后进拳拳之甚矣。
回忆前事狂妄触罪无可悔者,独惜昭庆寺中拜饮饯觞,而小侍史片纸报长令似所遭,继得椠墨,示喻曲折,乃知奉累有由,而先生自此连疏请老
先帝君臣之契如此浩然归志终不为留也。
先生得去,二十年之心至此始遂,其为慰快,可想而知
然遂使宗工大匠动念几微者,谁为之与?
先生还第三年矣,耆寿康宁如此当时无拜留孔戣之疏者,诸公先生谋特重,为先帝谋反轻也。
近见高文续集,不自序引缉熙宸翰宠行扇面御诗冠之,使人感痛不已
去年鼎湖、今桥山之变,遥知法从旧臣情深父子甚于枯葵泫霜之句。
嗣圣访落,惟耇成人是任,而先生茹芝山中何以追前遇而报之今耶?
竹溪后村几远,观夜坐句,想二老时时会聚不特赵康靖作意访欧阳公,恨晚生不得步趋其间也。
山长之归,使人偕行从往之意。
平生局促缠绕安能季鹰二陆舟哉?
今年五十有八,气绝衰,无复有门分毫意绪一自去国不以字到班行诸公间。
古心建宁通问,自其帅福、袁,归有渐,更不以名字到前动其记忆
颇闻先生閒中犹对人拈起不肖不少置,或为书告人,此虽爱我,而非所愿望也。
苏子美(下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