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萧宰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巽斋文集》卷三
伏闻天子有命,以明府庐陵
庐陵人也,前令尹尝以学事之重,不鄙庸陋,引以白副。
明府此来,当用今所谓四六语者通姓名于下执事,而半生学文雅好庄直,不敢以四六语为当然
未见君子,遽道盛德以为佞,独念辞之不可以已,既忝与学校,而无辞以自献,明府其谓某为何人斯
他日纵不鄙弃,仍位之公堂,而心不预孚,则亦茍焉为容而已
不可以茍合,故受之以贲,是故敬撰其说,而明府择焉。
某闻之,有人民,有社稷,必立之学,此朝家之懿典,而三代遗意也。
夫学重矣,而或视之为文具,其谓此告朔饩羊也,故宁弊弊断狱听讼之末,而俗化厚薄之原在所不计
蚩蚩之民夺攘矫虔以丽于辟,不姻不睦不弟不孝之事日至于庭,居官者执而挞之戮之而无悯色、无怍容,其甚至于名为士者,口诵孔氏之书,而身为战国亡秦史传所讳之习俗
当官者亦曰士行不美久矣,举天下皆然而今一州一邑安能遽以身任教化
人持此说,莫肯扶持,则夫沦胥以败,将何以其后
俗化有原,士也者诵诗读书,知今古晓义理,上之教化所先及,士习既厚,薰蒸浸灌渐及齐民
盖虽十室之聚,亦必有一人为士,闾巷之人必于其身观焉,见其善而忸怩不善纵有冥顽无耻不可化诲者,亦必有良心不泯天理油然而生者。
使此二人者数正相当,则吾民亦已半为善矣,又况人心同一天理,蔽可使明,而迷可使复乎?
人民,有社稷不可使士不知学,其重盖如此
然自近代以来养士学而不以学教士,口体之外文艺不废,则已幸矣。
德之不脩,学之不讲,闻义不徙,不善不改,谁警策之?
为法天下可传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谁以为耻?
如此而为士,则民何则焉?
文献之邦,化为陋风诗书之泽,转入市习,日移月改,而天下大坏矣。
嗟夫
此正可与识者道尔。
有志之士,得百里之地而为之宰,便应教化第一事,以风化美恶为己责。
邑而无学,犹当自我创立,况所素有者乎,若之何文具视之
庐陵为县,自宋兴未久即有显人故乡,犹至今有善俗,而士类特众。
学宫之建,自绍兴以来百馀年矣,其间贤令慨然有志于斯犹可一一数。
中间稍失初意,士各取廪食以归,而堂序斋牖空无一人
比年革弊陋,差有书声。
永嘉谢公尤以加意,旬有课,月有讲。
是时,某归自在所,谢公实招致之。
愚不自揆,亦颇以区区所见谂之同志,曾未数数,而谢公去。
此者非不前规,县事倥偬,或所未暇,课犹十之一二,讲则希阔甚矣。
尸素其间,盖未尝赧然内愧也。
明府此来,诸生引领以俟训己,子路所谓比及三年,可使知方」,子游所谓君子学道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皆在明府一意向间。
明府以为重,则风厉之下,当有自奋拔者。
夫尊德性,求放心,学之用工固自有的,而其至切至近,目前易按之理,惟在明辨义利间。
今来自学校则相与为利而已干进公堂,惟得是竞,士不重其身,升合丝毫在所必较,居官者亦不居重于学,悠悠末习谓之何哉
凋瘵之邑,诚不易为,簿书期会委至其前,诚不易理学廪之悭乏,养士不继,亦诚不易充拓
崇重学校一意,肯以为一实事,不以为一虚文,则在有位深切思之。
焦熬窘迫中,常使此实意流行其间训诲诸生,必及义理文艺之外,间察其操行可取者而少进之,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始以此士类,终以此齐民,此亦仁人君子得位者之所屑为也。
某年且强仕,于道无闻,滥得一官,而亲老在念,宦情特薄,闭门读书,有友生数辈栖于私塾,朝夕所与讲论不敢自畔于圣贤,虽无片长,而明善诚身事亲信友不敢不勉。
以为士生宇宙,茍不能成己成物,则已为乾坤父母不孝子若不谨其身,以不善不义为闾巷先,则履戴何以自容
故每窃有志焉,而前令尹进之公堂者亦往往以此
又念尸素之甚,无少益于学校,辄吐所见以告下执事
所谓主学云者,特仍此学之久例,一以待次官为之,而某实非其人也。
明府之至,倘不废罢此例,则别择德望可以信服诸生延宾之斯席。
何人哉,致书之始,未敢遽及,专俟下车,别布恳款伏惟幸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