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驭吏治兵理财 南宋 · 翁合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七、《精选皇宋策学绳尺》卷二
问:治无一定之形,而有一定之理,执其一则事易以济,持其二则于有成
古今治乱,如阴阳寒暑相推机关阖辟,亦有所在
乃若处世之穷,抚事之变,有志之君,当涂之士,未始不欲执其一,而所谓一者,每难于执,何耶?
虞书命官一则钦哉二则钦哉所以遇其臣至厚也。
《伊训》官刑之制,酣歌常舞,游畋徇货,凛凛乎常有之数言。
整齐钤束,若将一切倚办于法,何欤?
周官司马氏之法,后至有诛,不用命有诛,其戒令军士至严也。
秦誓三篇大抵开陈逆顺之理,以慰谕其心,所谓显戮一言,仅载篇末,岂古人专务恩信不徒法律从事欤?
易·系》曰「理财正辞」,《大学》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所贵乎利出于义也。
太平六典,半为理财
今观常赋之外关廛市肆之人,纤悉毕举凡民之贷者,以国服为之息。
若是者,犹未免有所利而为之欤?
后世据经援古而执一以为验者,将孰从而折衷欤?
或曰世变既降,驭吏不可以废法治兵不可以废恩,理财不可以徇义
厉精之朝,自丞相以下莫不奉职信必之效,如飨斯答矣,而气象促迫回视公卿诸老,耻言人过,蔼然近古
或者礼义廉耻可以维其心也。
然则不逮礼欤?
镇戍之兵,衣粮单匮,诚不忍冻馁切身,则企跃以舒恩宜也
资养骄子姑息倩人不容不束之以严。
其视渭南之屯,嚣悍难制,数骑入壁,帖然无哗者,是又有以折服其心也。
然则不胜威欤?
白金铸矣,鹿皮造矣,豪民佐边,且风厉矣,凡可以大农之急者,固已尽试,而武帝之财反不赡于用,文帝田租之入,半以予民治粟内史姓氏遗落,而贯朽粟红,卒收富庶之效,则舍义言利,终非理财之道欤?
章、和以后,吏多善类仁信笃诚职事自理,而史臣序之。
当时驭吏,果何术耶?
右辕左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楚之卒乘所以辑睦者,其果出于此耶?
山海商贾制物价以佐军兴史臣谓其歛不及民而用度足,知所以取予矣。
然天之生财,亦必有数,既不病民,又不蠹国,岂他有智巧耶?
或者礼与法相维,恩与威迭出,以义为经,以利为权,而后天下可为与?
诸君通达国礼上参唐、虞商、周设施下鉴春秋汉、唐得失引经援史,以求三者之长策,毋泛毋略。
对:有事理,有事势,理则是有非,势则有难有易
天下之事,固有理之是者,或屈于势之难;
亦有理之非者,或徇于势之易。
然是而难者,帝王之所必为;
非而易者,君子所不取也。
执事感事抚事有及官、兵、财三者之弊,而且感于礼法恩威、义利数者之变。
不敏,请先及古人不可易之礼,次及今日不得已之势,然后裁处理势之间,而择所对,可乎?
古之所以治官吏者,非不曰彼皆吾之臣仆也,皆可以律之以法也。
上下至情恩义相与夫人莫不曰彼皆有其家,今欲使之亡家而徇国夫人莫不有其身,今欲使之委身事人,则待之不容无礼
虞廷命官之辞,一则钦哉二则钦哉,其遇臣下至厚者,理如此也。
古之所以治军旅者,非不曰彼亦吾之赤子也,亦可抚之以恩也。
战斗之至危,成败之所系,生者人之所甚乐,今欲使之赴死如赴生,逸者人之所甚欲,今欲使之趋劳如趋逸,则御之不容无威
周官司马之法,后至有诛,不用命有诛,其戒军旅至严者,理如此也。
古之所以财用者,非不能竭山海之输,殚田畴之入,而侈崇高富贵之奉也。
九州之域有限风气之产有常,君之厚者民之薄,上之瘠者下之肥。
可以一人治天下也,非可以天下一人也,则取之不容无义
易·系》曰「理财正辞」,《大学》曰「生财大道」,理亦如此也。
也者,千万世之不可易者也。
理既如此,则待臣必以礼,御军必以威,而取财必以义也昭昭矣。
天下之礼,固有屈于势者,则今日是也
今日人才,出于阜陵之所涵养者既久而远矣,而教淫诲盗,出于右相三十年之所牢笼者,方彰而近也。
既已更化矣,然而汲引善类,正所以朝廷,而朝廷益以轻;
分布循良,正所以民生,而民生无赖
为官则怠事,而为私则循情
未用则嗜进而已用则循默
事势至此,盖有非古人之礼所能革其心者。
于是酣歌常舞,不得不有位之刑;
信赏必罚不得不严众职之总。
其实亦非今日得已也。
今日武事,出于阜陵之所申儆者,既消而歇矣,而养安酣逸,出于右相三十年之所姑息者,方骄而豢也。
既已更化矣,然而介胄之气不勇于卫上,宁勇于冒上
纪律之威,不起其畏心,乃起其忿心。
戍宇横于骄而禁开于吝,北兵飏于疑而南兵溃于畏。
事势至此,盖有非古人之威所能慑其心者。
于是开陈慰谕不容不缓显戮
姑息资养不容不急于舒恩。
其实亦非今日得已也。
今日之财,出于阜陵之所储峙,以待恢复者。
一耗于开禧之轻举,再耗于绍定之养奸
江海不足以漏卮山林不足以野烧也。
既已更化矣,然而事益繁而费益广,令愈变而法愈奇。
行鬻牒以收券,曾几何时而即罢。
履亩以输楮,曾几何时而复行。
鬻牒犹有以予之也,今履亩则白而取之矣。
鬻牒犹及大家也,今履亩浸及小弱矣。
岂不知义之所不可为,盖亦迫于势之不可不为。
是故君子朝之日,而或小人所不屑;
致君之世,而或出《春秋》之所甚讥。
利于国,固不恤为息之名;
茍任于边,亦不问风厉之失。
其实亦非今日得已也。
理之不可易者如此,而势之不得已者又如彼。
是以待臣吾知其为礼,礼有不可,其势必出于用法
御军吾知其为威,威有不可,其势必出于用恩
取财吾知其为义,义有不可,其势必出于趋利
此正愚之所谓理之是者,或屈于势之所难
谓之非者,或徇于势之所甚易者也。
非固不如是也,难亦不如易也。
理势今日,曰宜何择?
曰:天下之事,当使理为之主,势为之宾。
以之用天下,目前虽未快,后日方馀福也。
势为之主,理为之宾,以之用天下,目前虽甚便,后日不可支持者存也。
是而难者固不若非而易,易而得祸,又岂若难而得福哉!
由此观之,待臣与其法也宁礼,御军与其恩也宁威,取财与其利也宁义。
公卿诸老耻言人过,何尝蔼然于养臣有节之时;
渭南之屯嚣悍难制,何尝帖然于数骑入壁之后
太仓既红,都内之贯已朽,又未尝不出减租赐租之世。
盖有此理,则有此效。
非不知此为今日所难、而不为今日所易者。
世故反覆,如轮如云开机阖辟,倏寒倏暑,难者不终于难,易者不终于易;
此正吾君吾相力行好事造化斯世,又岂可咈理之是而顺势之易,犯理之非而畏势之难乎?
伊尹有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
有言巽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先儒尝释之,以为道之是者未有不逆,道之非者未有不逊
辟之行也,升高难,趋卑易;
辟之舟也,溯流难,沿流易。
夫茍畏难而乘易,则是推是而徇非,岂有圣贤相逢,方与海内更始,可与为,可与为汤武,可与昭德而照百官,可与彊兵而富天下而乃不升而高,不溯而上,为夫人所难而乃愈趋愈卑,愈沿愈下,为夫人所易
天下后世,谓今日何?
不特此也。
今之所谓三者之弊,故相所以坏之于前者,正缘不恤天下之非。
今日所以救之于后者正当亟求天下之道,是所谓礼之于待臣也,威之于御军也,义之于取财也。
固宜孜孜以思之,勉勉以行之,期之十年何事不立
今又以逆心之难而违道以逊志之易而从非,疏卤于一二期之间,决裂于三十年之久,设有不幸,以法驭吏而吏益玩,以恩养军而军益骄,以利取财而财益竭,则不惟化未能更,抑且祸将有甚
公议无情是非易位则故相将有辞吾党为有过矣。
为此惧,故曰是而难者,帝王之所必为;
非而易者,君子所不取也。
如必曰吾特不得已耳,此又不可之尤者也。
天地之间,惟感与应,我以此感,彼以此应,断断乎不可诬也。
官吏,吾之官吏也,吾之法能不得已官吏,鼠狗之对,不敢效忠野鸟为鸾,甘心贡佞,彼亦能不得已于我矣。
军士,吾之军士也,吾之恩可不得已军士儿郎寒冷,敢肆邀求虎贲羽林,辄震京邑,彼亦可不得已于我矣。
财用,吾之财用也,吾以不得已而取于民,彼亦不得而怨于上。
头会箕歛之法惨,乃所以陇首言志之人;
间架陌钱之令严,亦所以京畿啸呼之卒。
岂其情之得已哉,盖亦不得已之至者耳。
嗟夫
吾之不得已犹可为也;
彼之不得已不可有也,可畏也哉
此愚所以深愿今日确守古今不可易之理,不愿今日自谓有不得已之势。
远览圣贤逊之训,近察事物感应之机,潜消三十年之已非,力扶千万世之公是,宁为所难,以冀和缓之福,毋为所易,以速迫切之祸,则官吏未肃终必肃,军旅齐终必齐,财用未丰终必丰,又何必为是反常之怪,为是不达之速,且使权奸得以辞其罪于天下,而自始口实来世乎?
执事谓愚曰事无一定之形,而有一定之理,愚于此有所感矣。
穹壤万形皆有弊,惟理独不朽耳。
待人而行,故任理之人与之为不朽耳。
惟吾君吾相其勉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