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戊申轮对第一(论消沮之弊 淳祐八年 南宋 · 孙梦观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一二、《雪窗集》卷一
一介疏庸备员匠监兼领郎曹
三入朝班涓埃无补
兹因轮对,荐控愚忠
臣闻事物之变,有伏于至微不可不察者,消长之机是也
善于觇国者,不观国势之重轻,先观吾道消长
吾道日长,则国势虽轻,而终必重;
吾道日消,则国势虽重,而终必轻。
群枉盛则正士消,刘向所以知汉之必衰;
小人君子道消陆贽所以知唐之必乱。
消长之机,至可畏也。
恭惟皇帝陛下亲总大纲更新庶政登庸旧学,复畀相权收召诸贤,尽置清要天下不改视易听,曰:此小人道消,而君子道长也。
然臣窃迹近事,似于否虽倾而泰未开,阴虽衰而阳未盛,小人声迹虽寂,而君子事功未彰。
得非小人之道未尝日进而长,而君子之道已自不能不日退消沮之域乎?
请举大者言之。
论道经邦不亲细务,以身徇国助理万几宰相职重矣。
陛下收还政柄之馀,似有独运天下之意。
造命不尽由于中书密旨或间传于省府,则谓臣等将顺之而不暇宜也
故其一吏当除,动嫌亲故不肯除官,八百之事自任
一弊当去,即疑敛怨不肯以尽革众弊之志自期,则庙堂意向几于消矣。
言及乘舆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宰相待罪台谏言重矣。
陛下斥逐台臣之后,似有轻视言者之心。
月课或泯于留中风旨或承于面命,则言十事而去五六者宜矣。
故其论人不行,则泯默而已,未闻有十九疏而论一章惇者;
言事不报,则具文而已,未闻有力争不得而请解言职者。
台谏风采几于消矣。
指挥已降,许以封还除命既颁,俾之驳奏,给舍权重矣。
陛下有留贤之心,而不能无玩言之病。
疑其驳正,则宣谕以先之;
畏其固执,则改命而行之。
银台一司,自谓失职者宜矣。
故其封驳之报,至屡月不见于邸书,又安有援例而论漕臣不当迁者;
缴纳之上,或申命则复为之书牍,又安有三舍人不肯命词者?
给舍气节几于消矣。
推原其由,臣窃谓陛下立贤无方之公,而未能尽无亦欲除吏之私;
总揽权纲之得,而未能尽无政由中出之失。
百司庶府非不知力陈时病之为忠,而不能不直言去位为戒
非不痛惩弊倖之为当,而不能不执法见斥者为疑。
臣之所忧,实在于此
而又有大可虑者焉。
《易》称《否》、《泰》之反,一以消长占之,此消彼长,不能两立
吾道日消,则必至下陵上替外重内轻,道揆不明法守滋乱,天下之权将有所寄,而倒持之患作矣。
况今法度不脩纪纲不肃,外而帅阃,万一玩视朝廷,则谁为陛下张浚
微而近习,万一擅作威福,则谁为陛下杜衍
下而小人,万一动摇国是,则谁为陛下王岩叟
此正贾谊所谓陛下虽贤,谁与领此者也,可不虑哉!
汉时宰相而反诎于左右辩论者,卒以基后世近习弄权之祸。
唐自褚遂良之逐,中外以言为讳者几二十年。
然则公卿百执事之间,其可使有一毫消沮气象哉?
臣愿陛下明诏任事言事之臣,各扬乃职。
宰相者必曰朝廷用例,安用我为?
台谏者必曰受旨言事,实所不敢
给舍者必曰不经门下,臣为失职
朝廷之上,庶乎可以振扬风采,而无依牵制之患也。
不然刘向陆贽之所深忧者,皆今日所当鉴。
陛下裁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