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帅广条陈五事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一八、《可斋杂藁》卷一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八
臣一疏庸,误蒙圣恩拔拭,畀以阃寄冒昧领事,倏又阅月于此
窃伏自念职守所在,任一道之寄,则当思一道之忧;
边防所关,得一日之暇,则当为一日之备。
所部广右,远在天南,地虽介于蛮徭,民不知兵革
十数以来,始传敌有假道干腹之计,见于中外奏疏前后凡几,其为隐忧岂得敷述
第以抵戍之始,莫急守边之宜。
虽近谍之未有所传,以前闻而详考其故,参之管见,敢以条陈
开具于后。
一、边所急间谍为先。
本路与淮蜀不同,盖由为蛮徭所隔,种类不一语言不通一介欲前,寸步有碍,稽之前牍,类以为前者
数年以来,屡下邕、宜诸郡,选差体探
邕州尝遣周超往罗殿,唐良臣、潘住往自杞宜州尝遣吴世聪等往特磨道,其去大理路程尚赊,而沉、黎、蜀、羌以西又在遥邈,其所刺探或传敌犯乌母国,敌攻赤里国,往往得之诸蛮所传,敌之进退不得而知也。
中间仅有淳祐五年因遣属管谢图南出边,得于招马官所报,始知大理告急
自杞有破三城、敌三节度之报,直至谢济自大理回,经涉两年,又得一信,始知敌与大理九和之战、公子和之死,此外俱无闻焉。
以此见得自广遣间探鞑实非易事。
今臣到任不敢以此自沮,见与边州守臣谙历南事之人多方商确重赏招募有能识蛮路、晓蛮语之人,令其结约诸蛮深入远探,以伺动息端的
但参之众论,皆谓虏若自沉、黎以西之诸羌透漏南诏,则蜀阃当先知
敌若自思、播一带诸蛮透漏沅、靖,则荆阃当先知
其与本司欲自邕、宜以探大理,自融州以探思、播,其去敌境地里委相辽绝
欲望睿慈劄下荆、蜀两阃,应有探到鞑贼动息以时关牒本司庶几本司得以随机应接极力备禦
一、鞑虏谋人之国,多出间道
岭、蜀相去虽远,道路可通,实在我者之所当备。
其数年以前诸处探报不暇一一泛考。
但观淳祐五年以来节次备录所报,或传谋入思、播以窥沅、靖,或闻取道蕃部径趋南诏或谓吐蕃已得鞑贼旗号为乡导入广此等之报,不一而足
贼之奸谋委是不浅
及至近岁事势虽若少宽,然丁未所传鞑南阃连为蕃、蛮所沮,至戊申冬复传鞑贼向吐蕃境内相近南诏以此观之,则是虏之进退邀在诸蛮之外正自叵测
本司连月以来未见续报。
意者去冬沉、黎奏岩州之捷,虏既北遁,遂宽南侵由是诸羌据险以自防。
若使鞑兵无间之可入,则广中赖以无事岂不甚幸!
第因阅蜀中去年一报,谓虏若行吐蕃界中,初不经四川地分,且举甲辰直至大理九和镇丁未则舍九和熟路而取青羌丁未失利于西莫光诸蕃,又安知不舍诸蕃熟路而绕出邕、宜?
以此推之,则戊申失利岩州,又安知不舍岩州熟路而取它道?
有如蜀帅久在西边,识戎情于万里外,其为广右深虑如此,夫岂可玩!
臣近得邕守王雄画到地图及以谢济行程互相参考大概广自邕州大理界凡四十程,又二十程至其国,蜀自沉黎至大理之姚府二十八程,又五程至其国。
地理计之,则是自黎、雅诸羌由南诏趋广界殆无一百程之隔,必南诏藩篱常固,则广右之门户无虞一罅稍疏,无厌将及。
本司遣间既难,岂容坐视
臣妄谓大理诸臣知慕中国,虽谢济之已去,有特磨之可通。
向后西边若无警报本司不敢外交
万一敌再窥南,则恐大理之信未可与绝。
向来谢济之往,前帅之实奉朝命
今臣若不预行申请临期岂敢自专
伏望圣慈有司行下,以凭遵守
一、窃考本司自传闻干腹之报,讲明备边之宜,其远者不暇考,姑举淳祐甲辰以来五、六年间朝廷之所施行司存之所经画
大概以广右之兵备单弱,邕、宜、融三郡兵屯不满千,经司静江所管亦不过二千人以上于是有增招新军之请;
以广右之粮饷匮乏,设有边警,非漕计所能支吾于是科降和籴之请;
以广右之城池卑浅,覆之以屋,尚不可禦雨,岂能禦敌?
于是宜、邕州一有修筑城池之役。
此三者为备边之要。
此外则辑约溪峒团结民丁,备器械,练士卒前后枢府经司条陈规画委曲详尽,盖已屡申于公朝矣。
臣误膺委寄,此来要亦不过前人之已行,尽愚力之所至事事而备,旦旦以思,以期保固封守
然以广右事仅可随宜措画岂敢有于作为
臣之所忧,其他姑置,惟以兵力太弱,不能自强非但敌寇窥闯之防,亦欲为诸蛮控制之计。
盖驭轻必先居重,非强本不可以折冲
城池虽修,非兵莫守,器械虽备,非兵莫持。
溪峒民丁之类,非有兵不足以制其命,此理甚易见也。
一路二十五郡,扼诸蛮,备海道,制盗贼,防溪峒,皆仰本司二千馀人调用之中,当茍安无事则可,或小有寇扰则可,若遇稍稍猖獗,则亡具甚矣,何以运掉
临期请师于朝,如近岁乞备九江之兵,乞调五羊之戍,祗付之文移报应而已,必无救于事也。
本司昨请招安边军三千人迫于钱粮,仅招及八百而止。
三百人屯邕、宜、融,五百人静江,若蒙朝廷更令增招一、二千人,并与科降一项钱米,以给券食庶几广右声势稍壮,可以消弭外寇
一、广右之藩篱在邕,邕之藩篱又在两江,习南方形势者素有此论。
盖以右江大理来路左江安南接境两江羁縻州险隘不一先朝疆以周索,赖此以控制之故也。
考之《邕州图经》,两江横山永平等处皆自庆历景祐间祖宗盛时朝旨措置城筑,见得以其地为重如此
至于诸峒丁壮,则先朝团结训练建炎初年再行抄点结成保队,两江总计二百八十一指挥,共一十九万馀人,比之熙、丰旧数为增。
封境广阔民丁蕃庶于此可见
所置提举都巡检使四员分隶两江左江永平太平两寨一员右江横山寨东西二员平居则与之平雠杀、禁掠卖有寇调兵于诸峒,协力合战
其次知寨以下官属不啻十馀员,中间至差文臣朝请,即为提举,其请给并依提举市舶官条例,其官民之重又如此
臣窃谓祖宗当承平时,其为区区岭表一隅措置若是周密无非为藩篱计。
况此备南,非备北也。
近年以来上下狃于循习事势日以陵夷,诸寨兵戍既发旧屯提举四员祗存虚阙。
有以身而犯难,未闻有功见知
既无俸可以养廉,且终满艰于得代,遂致无人愿注,类畀摄官
贪婪小人损失大体,取轻纳侮,习久成风
以此永平之被焚往见于交人,横山夺印复见于溪峒
向也输纳税米及钱以供提举官请俸,今皆失陷无复有之。
向也首领至寨庭参,今率相抗礼,甚者反加慢骂矣。
载思祖宗成规百年羁縻相安比岁废坏若此积轻之势有自来矣。
嘉定年间,经、漕两司商议漕司岁拨盐四百箩以支两江半年俸给,亦尝有意经理
近岁守臣谢子强、王雄条具边防事宜申明经司,湖南宪米慈条画团结峒丁等事申枢密行府,与夫本司前帅皆尝讲画欲得措置修复,固已辟廖一飞先左江提举矣。
两江仍前未有正官,诸峒未免仍习前态。
南边一层藩篱何止一二千里,几自毁撤,置弗葺理,深为惜之。
臣愚见,今欲复四提举官未易有此事力
盍若且复其二,左江则驻永平右江则驻横山
盖此二处,人皆知今日控扼校理防备干腹之要地,略仿祖宗之制,稍重提举之权,许令经司踏逐武臣,优其资格,假以添差路兵马副都监以居其官。
其馀诸寨皆分听两从总辖,许及二年不候替格任照例推行
到任任满酬赏任满与本路州垒差遣,亦犹琼州将领任满就除海外军垒之例。
并从漕司措置任责,以多寡分认各官俸给
经司倘无此力,请之于朝,且未得催索诸峒苗税。
除见管兵外,经司各假以戍兵数十人随往各处,俾令行之以渐,徐就经理未可为之太骤,以启猜疑
如是得人任之,加以数年,蛮心稍知渐复旧观,必能隐然为吾国保障,但患行之不力耳。
经司去邕十八程,自邕至两江又复数程,此则全在邕守之任其责,有扶持,无沮挠臂指相应痛痒相关,顾何事不济哉!
否则徒言耳。
欲望朝廷裁酌如其可行,且乞下邕州守臣条画始末,取朝廷指挥施行
此乃南中备边第一事,消尾大之虑,释齿寒之忧,莫切于此
一、言备边于广右者,数年以来讲明条画一则曰辑约溪峒,二曰团结民丁
监司帅守建明枢密行府经画,与夫游谈奏议,率以此先务
今臣检照前牍所谓辑约溪峒,则类是捐濡沫礼物,给借补资帖取名作帐状,曰已令措置关险,纠集保守其实相与羁縻而已,稍有实作区画,即生猜疑
如融之步大岭宜之陇栅,寨屋屡立,蛮徭即焚。
前帅董槐侍郎固尝见于申请,亦以惹事端为虑。
官司辑约,使之不为我梗,谕令自保乡井,姑为篱落则可,未可恃之固吾圉也。
所谓团结民丁,则沿边民丁在省地者有限,居溪峒者为多。
先儒所谓养兵数百而获十万民兵之用,皆峒丁也。
往时边州纪纲修明号令信服,乃得以疆理之。
虽其说如此,盖未尝用之也,况今时异而事不同也乎!
前帅蔡范侍郎申陈民兵利害,亦虑边民邻境,易致疑愕,论述甚详。
官司团结其閒散,在徭峒号召之既难,使之自备器粮资费之岂易?
必尽得其首领之心,然后可赖其丁壮之力。
姑此用之以比声势则可,亦未可全恃之为吾用也。
菲材被命此来,所部尺籍既虚,于此二者亟讨论措置,乃职分当先岂敢不加之意!
近略检照邕、宜、融三州二、三年间案牍之所载,溪峒之在邕州,则枢密行府尝差邕倅黄梦应团结右江唐兴归乐等州一十八隘,又新置古细首领黄能贤等一十九隘,宜州守臣曹暕亦尝结约天兰那等州处首领罗光具等一十二处,融州则差曾有开结约所部诸款,以路万里为诸款首,或遗以银牌盐锦,或假以资名目,或与之结立盟誓,谕以无事则守险隘,有警则协力剿逐,此近年溪峒见于行者也。
民丁之在邕州,则已具之前项左、右江之所陈,不暇远考。
近自淳祐八年经司行下团结两江诸州峒丁壮右江黄梦应具到名帐共计一万九百六十二人左江则廖一飞具到名帐共计二万二千六百人,其本州民丁在外
如宜、融两州淳祐五年亦有团结旧籍:在宜州有土丁、民丁、保丁、义丁、义效、撞丁共九千馀人,其猗撞一项可用;
融州有土丁、峒丁大款丁、保丁九千馀人,其款丁一项可用。
淳祐八年本司亦尝行下团结,却未见申到。
大率出于省地者以家业充丁,或老弱,或冗杂未免备数
出于溪峒者多习于战斗,如药箭、如标鎗,皆其所长。
近年民丁见于行者也。
臣抵此虽未久,朝夕考求始末,即欲申严行下
属以邕、宜两郡守皆时更易难以责之措置
融守谢图南近却申本司,欲乘此农隙教练民丁,已即从其所请,勉之究意矣。
第臣私窃过计,近自蜀西少缓窥闯之报,便觉岭右浸宽备禦之忧。
前项溪峒、团民丁一有施行未免生疑愕。
前者朝廷行下阃臣,举命经理上下知所遵承
今臣虽为此来,元未准朝廷指挥边防戒饬一字,臣若安于循习,则失于先事而虑之防,若亟于讲行,则恐有无自扰之诮。
变徭环境动生猜疑举动稍轻,大系观听,兹不容不谨如此
臣欲且行下三郡,各照已申经司旧籍若溪峒则谕令首领遵守成规,布恩信以示抚绥,葺险隘以作堤备,民丁则因其名帐,常加覈实,以强壮而补老弱,自閒暇以加训练庶几近年所已行,不至既久而行文具
俟其逐州申到,或有合作更革措置,又当随时区处
州郡事力不及,经漕两司却当与之通融,助给施行
欲望朝廷劄下邕、宜、融三郡守臣遵守
贴黄〕臣前项开画之陈,虽为干腹之虑,载念自古兵家有出间道谋人之国者,类以偏师济,如深入险阻重兵所难
今者鞑戎窥闯之计固难隃度,所当预防
然以臣涉历淮事觇之,每岁虏当隆寒草枯盛夏虻出,不容不去
今自西羌越南诏,欲以窥我,马力所及容或有之。
然谓大势远来,其谋恐未至此
当中边备,常若敌至。
区区所陈,盖又虑慢藏诲盗如旧岁南舟它寇之惊,交人假道之报,有不得不防者,非止为备鞑计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