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蔡觉轩模论语集疏序 南宋 · 赵汝腾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庸斋集》卷五
圣贤不作,而千万世得以求其心者,赖有书耳。
是以更阐互绎,不害其为愈精而愈密。
鲁论》,师友答问书也,善待问者,是书具矣。
秦火不亡,汉、魏儒训备至
厥后邢炳疏之,然皆仅得于名物度数之间。
迨我朝,舂陵夫子独得道之大原,以倡二程
二程张横渠三夫子继和之,尹、谢、游、侯、吕诸人和之
是书各皆有训诂义理粲如也。
紫阳朱文公集注》出,而始集大成矣。
前有《集义》,后有《或问》,文公未已也。
至《集注》,则暮年更定之书,盖其宗主程、张及三先生门人,奇词奥旨,靡不毕备
间有网罗汉、魏旁及苏文忠昆仲范太史南渡以来先儒一字一义之精,亦皆在所不遗
嗟夫何其粹也!
学者玩索实践可也
文公殁二十馀年,其门人高弟不敢有所发明
厥后勉斋文肃黄公学者华峰之上,始著为《通释》。
建安觉轩蔡君模又著为《集疏》。
二书出,愈精愈密矣。
勉斋亲炙文公之久,教学相长,《集注》因之而更定多矣。
通释大抵发明文公更定之意也。
觉轩其先大父西山诸父九峰节斋,皆尝从文公游,而身又及事焉,渊源厚而濡染深,生虽晚而闻最多。
故《集疏》虽间以己意,然皆采文公语录文集及《延平问答》,勉斋节斋之说。
近时真西山诸人其说茍有合于文公者,亦间取其一二。
通释》则峻洁笃实,《集疏》则沉潜缜密大抵作而未离于述也,皆所以羽翼文公集注》之书也。
予闻觉轩学行,尝数数上言之。
觉轩殁,其子湛然文学彬彬,访予于建阳道旁,及抱其遗书直至三山而请序于予,《鲁论集疏》其一也。
且曰先人瞑目,犹拳拳于「逝者如斯乎」之一章
予曰:「是非毙而后已者乎」?
故乐为之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