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内引第一劄论今日处时之难治不可以易视及论大学治国平天下之道淳祐九年 南宋 · 吴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七○、《许国公奏议》卷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原缺七行第八行首六字不惟德礼教化日就颓阙,凡天下事物莫不壅底捍格,无一就吾之条理
臣意陛下必有不快于心者矣。
推原其故,夫亦玩于时,而积至于时之难邪!
惟其难也,则尤不可以视之
惟其不敢易也,而后难者可图。
国朝开基至于庆历积德百年矣,仁宗皇帝天下之势渐趋于弱,欲一起而新美之
时则有臣仲淹慨然欲举明主三代之隆,然论建虽广,异议乘之,终于不获展尽。
神宗皇帝逮事仁祖习闻祖道,而又负智不世出之资,粤从践祚,亦欲挈天下弱势一起而新美之
时则有臣安石,亦慨然欲举明主三代之隆,然学术一差,几误天下至今以为口实
仲淹坏于人,而安石自坏之,此尚论国朝治体者所痛惜也。
夫以二祖圣明且当天下无虞之际,犹不足以遂其大可为之志,况陛下处时之难乎!
故臣以为不可易视之也。
一国一身也,国家不能无弊,犹人不能疾病然。
今日之病,不但仓公扁鹊望而惊,庸医亦望而惊矣。
乌啄狼毒,病未必可伐,而先以戕生,臣知其决不可也
参苓芝术可以养生之说,以盖其茍姑息之实,而听疾病自为进退,臣知其亦不可也
惟有温凉之剂,适宣补之宜,图其大而略其小,急其事而缓其功,精神荣卫并充腹心肢体不悖,则疾其庶几渐瘳乎。
此臣所以不可易视之也。
臣愿陛下笃任元老以为医师博采众益,以为医工使臣得以溲勃之助,以不陛下知人之明,臣之幸也。
无任感恩激烈,惟陛下裁赦
取进止
贴黄〕臣窃见陛下锐精经术,盖尝表章朱熹四书
四书,《大学》其首也。
近时真德秀复著《衍义一编久登乙览,《大学》之道明若观火矣。
臣窃以为治国平天下,乃《大学》之极功
一章之中,反复百言,大抵不过贤才货财二事而已
贤才见用则天下平贤才不见则天不平
货财不偏聚则天下平货财偏聚则天不平
古今治乱安危之源不出此矣。
等而上之,为脩身齐家,为正心诚意,为格物致知本末先后具有差级。
盖由正心诚意至治平天下,属圣之事,终条理者也;
格物致知,属智之事,始条理者也。
何谓格?
推而极之之义,如《书》所谓格于上下是也
何谓致?
而来之之义,如《语》所谓以致其道是也
物物皆当格,而天地人物为物之大。
天地人物之理无时终穷,而天地人物之迹有时变化
穷其理以玩其迹,是为格物之大。
格来格去,忽有觉焉,是为大知,而非小知,是为自致之知,而非强致之知。
致则至矣,至则举天下之外万种万类,皆不能动之矣。
天下万种万类不能动之,则自诚
意诚而心正心正而身脩,身脩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天下平,皆安行顺导之者也。
顷年获侍清光,共闻圣训,谓向来日用两时静坐
静坐者,格物致治阶梯也。
故臣陛下益守此静,以造于纯粹之地。
纯粹高明高明广大,道且在我矣,而况事为之末哉。
尚何忧时之难为,治之难济哉!
臣不任愿陛下尧舜之君。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