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裘万顷幸元龙遗泽 南宋 · 吴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五、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一四
臣闻居贤德善俗者,君子之泽也;
善善而及子孙者,《春秋》之义也。
仪型一方,必有善士,上之人固当超越故常,不间存没,庶足以劝惩而敦礼教
备员江南西路延见父老询问人物,皆言江右夙号多士,率为显人,独豫章裘万顷高安幸元龙皆乡之师友不幸厄穷终其身,莫有为言者
恭惟皇帝陛下励精改纪,正气日伸,当世老成博雅之彦,收召无遗而此二人者存不及见天日清明,殁不获雨露膏泽为善不报识者惧之。
臣既忝外台耳目敢不以闻?
伏见通直郎裘万顷清名厚德矜式士林博学高文源流贤派。
嘉定时大臣德政万顷虽蒙收召,遇除官则辞之,既辞掌故,又辞司直,乃乞添差帅属而去。
不知谓为亲老也,乃其自度枘凿,又不欲近名耳。
秩满不调退归西山衡门之下。
既老且病,犹日孜孜治心养气躬行纲要,以忠信孝悌教其乡党子弟
诸司曹彦约等继为乞差遣于朝,仅还幕府一月而殁。
近世以老选调万顷者极少,而万顷不悔也。
朝奉郎幸元龙英辞伟论万字立成直气雄才一毫不屈
分教随州先臣喜其刚正,奏举改秩自是宰邑倅州,声满江汉
轻财急义,以儒知兵
奏书天阙指陈地政忠义激发,皆所难言。
当路恶其论高志广,亟闻于朝,遂令致仕时年方五十有八。
襆被而归,日与其穷经讲学点墨入帝城
大臣讽令陈乞,屹不为动。
元龙去才九阅月,而路门亲政贤路汇征矣。
照得万顷尝缀朝列,有子四上礼部,尚为布衣
元龙既登员外郎,有子亦与漕荐,然以义方所渐,不肯自行陈理。
一则无泽而厄于天,一则可及而困于人,此江右有识之士尚友论世而每为之慨叹也,岂所以颓风起人心哉!
臣愚欲望圣慈深考春秋》之义,追怀君子之泽,除万顷已蒙赠官外,特与其子从龙补受文资,将元龙改正致仕放行合得恩泽,俾其子应鉴承受,仍与元龙追理生前磨勘,酌赏庆恩例,优加赠恤,庶使贤者之后不绝禄仕公议之屈获伸于明时,其于治化,实非小补
须至奏闻者。
按:康熙西江志》卷一四三,康熙五十九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