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条陈政事 南宋 · 徐元杰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四九、《历代名臣奏议》卷六三
空疏末学尘滓班行,谬兼经筵讲说之员,无补圣学缉熙之益。
戴恩天之涵覆,滥卿月迁升
惟有动息凌兢坚苦刻厉,凡可以竭愚衷、仰裨圣德者,臣之职分然也。
窃惟天下有至难之事,知之而能有为则难者易;
天下有至易之事,忽之而不勉为则易者难。
陛下心契两仪,道包万有,其图事密而识认亲,其应事周而发用审,举天下莫不陛下之知。
进退大臣有礼,其待遇群臣也有恩,举天下莫不陛下之仁。
除奸投机决去,其进贤拔茹汇征,举天下莫不陛下之勇。
阴凝方翳而天日开明阳和一舒而万物吐气,弊之积者作而新,玩之久者振而起,昭回宸翰布告昕庭
中外雷霆之声,运量乾坤之造。
陛下得致之位,而又有能致之资。
古今所谓难能者,皆陛下所易
不惟人心顺说之,天意和应响答矣;
不惟畿甸歌舞之,四方万里相贺矣;
不惟三衙禁旅乐之,而边方将帅士卒莫不举手加额矣。
日夜感叹以为此真千载一时之会,有君如此,其忍负之!
然臣之所喜今日也,臣之所虑亦今日也。
夫人虚灵,孰不具众理而应万事
而所具者易以湮汩,所应者易以差舛,何也?
事理莫不有当然之极致
当然而然,无往而不契天下之心;
不当然而然,毫釐之差千里以谬,所关于家国天下之事,其弊可胜救哉!
是以大学》之道,其本在明明德,其用在新民,其极在各止于至善不可以不察也。
以前十年陛下非不锐然英明厉精听断也,非不奋然作新与民更始也。
然明德、新民之事俱未能各知其所止,是以静安虑之工夫未几间断所谓虑而能得之效,竟流于儒者空言
是岂《大学》之教无益于人之家国天下哉?
抑亦始初清明之见,本末先后始终不审,而知及仁守勇以行之者有未切实尔?
傅说之告高宗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必终之曰:「王忱不艰」。
夫人主患不忱尔,不忱则就其便安舒肆者转移之,善念必至间断外邪客气得以乘之。
失位观望之徒方将窃间抵巘,幸其寡谋而鲜成,觊其敌不来而欲舞也。
忱一悠久,定静安只在陛下方寸间。
至要、至切、至近、至易之地,是为长者折枝之类,非若世道纪纲紊弛之后为难也。
夫惟忽之以为易,不勉其所难,自沮于其难,不反其所易,此中材庸主通患,而英君谊辟所以愤然常自警省也。
陛下抚政琴当调之候,而不露解张之迹,此《大学》定静安而后得之旨也。
然而天下之事,当其疑似未决举世以为忧;
及其果断已定识者以为圣虑之方劳也。
今议者类曰国家火德王天下丙午阳九之会在目前,敌人剽悍,行见衰弱安保无他寇之崛兴
盐楮壅遏,尤难疏通或者方料儒生之多腐,此不待举世忧之,而愚臣亦忧之。
然事关国脉,当究病源
用药有方,其察證也有诀。
是以明主未形之患,为不见之图,悲感欢愉之时,忧勤燕息之顷。
荒怠易肆,则儆戒无虞不敢忽;
耽乐易从,则寅畏自度不敢宁。
惠吉逆凶,凛凛世数或然之变;
识微见远汲汲人事可恃之求。
自古君臣修德福至之基,而明良赓歌必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也。
矧今登庸耆硕左右弼丞,期之以周、召夹辅勉之丙、魏同心,合之以房、杜善谋能断朝夕纳诲,以辅台德,绳愆纠缪,而格其非心
自是金玉圣躬清明纯一,常如对越在天之时;
自是夙夜畏威陟降左右,常持祈天永命之敬。
朝廷必正,实系于心术之微;
风化由基,实在宫庭之邃。
使不有关雎》、《麟趾》之意,则虽有《周官》之法度,皆故事、皆具文也,表里切实工夫,鲜有不堕于自欺之萌,而终沦于私小之间断也。
何以言之?
盖天下之事变无穷人主志虑易惑。
图治不可太锐,责效不可太早,视听不可以不一取舍不可以不明
情分牵制不可以勇决嫌疑间隔不可以不尽袪。
国是之出于公共者,不可以不力维;
体统在所当正者,不可以申辨
任贤使能中兴之基,则不可不才德而广搜扬
赏功罚罪微权之寓,则不可不守信必而示劝惩
知君子、小人消长不常也,处泰道包荒朋亡之日,又不可不为城复于隍之虑。
如是,则所谓内御外、足国裕民之政,必将日新又新,与明德而俱融。
陛下大臣谋之,固已静定安虑,默得夫鼓舞变通之道,必不至轻于变更,而蹈往辙之失。
《易》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此之谓也。
先朝范镇有言曰:「欲备契丹莫若天下之民」。
至论浮费之节,则曰请自宫掖始。
今日君臣上下即是推行之,将见元气内实精神外充本朝尊强,遐冲坐折。
况乎财赋渊薮,重在鱼盐,今之江淮,即古之江淮也。
随材器使经理以人,作而兴之,惟意气尔。
大学》曰:「生财大道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又援《楚书》之辞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为人上者诚能好仁而恶不仁举善以为不能者之劝,则天下国家之事自然徐就吾之条理矣。
蚤夜念此,辄于讲读之次,谆怛条陈终始以定静安为奏,盖深信圣贤之书如桑麻谷粟不可废。
陛下大臣深思而亟图之,则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