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浙西提举司社仓 南宋 · 林希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三三、《鬳斋续集》卷一三、《永乐大典》卷七五一○
古人为惠于民,未有不自均田始者。
不可得而均,民无以自济于是贵贱敛散之法。
耿司农请于汉,官为敛散也,故曰常平
孙度支请于隋,民自歛散也,故曰义仓
后人失其意,皆归之公家
于是考亭先生本其初以复之,此社仓所由作也。
其虑甚远,而惠甚溥矣。
曾未百年,此法亦敝,非蠹于官吏,则蠹于豪家,民之无自若也。
卓山陈公西畿常平使,思行文公之法,又本古人之心,不聚以,而求之田。
盖以之藏易弊,而田之入无穷
时而散,约以其直十之二取而积之,积之久则田可增,田益增则惠益远,此岂吴人一日之赐哉!
因思古今良法未尝不可久也,推而行之,实惟其人。
文公惩在官之病,而廪之于民;
卓山又惩积粟之病,而本之于田。
使文公犹及知,亦当嘉叹于此
余闽人也,恨文公之法不及于吾郡。
卓山来闽,乃以此见示
使卓山更为闽留,其不以惠于吴者惠于闽乎?
民穷甚矣,安得卓山数十辈,俾推行其法,以遍吾国,岂非公所望于后人者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