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剑州三贤堂绍定四年 南宋 · 王辰应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民国《三台县志》卷二二
学必有师,犹水之有源,源深则流长,师立则道明学者先务也。
孔孟而上君师道一,故比闾族党之教修,德行道艺之士兴,人无异习,家无异尚。
孔孟而下君师之任分,虽以大圣贤之出,而苟无其位,则淑诸其徒、传诸来世者,存乎其人而已
董仲舒有言:「诸不在六经之科、孔子术者,绝勿使进,然后统纪可一,而民知所从」。
异论派别,在汉已莫知所一,矧复晋唐以后哉!
国朝教化兴行儒宗辈出庆历嘉祐间有若舂陵周子,建图著书,绍千载不传之统,明道伊川兄弟,亲受业于其门,师友渊源贯通洙泗
士生圣远言之后,复见尧舜三代纯全,而不为异端之所惑溺者,三先生之赐也。
中兴以来晦庵朱子南轩张子相与讲明羽翼之,正学有宗流衍光大
南轩蜀产也,而家衡湘蜀土之获亲炙者盖不数也。
乾道己丑普成陈公槩以直言上第,时艮斋魏公在上庠一见与进曰:「世有张南轩,子知之乎?
吾与编修朱公资政刘公,咸委重焉,弗敢况也。
苟得见之,必有以成子之志矣」。
授以河南南轩等书为别
江陵,谒刘公于帅府论及理学,公大喜,凡南轩所与琢玉汝之辞,敷露无隐,勉以涉湘,与魏一辞,陈念母老,谢弗克往。
归则与先生犹子然处,而自通以书。
先生因其书而得其人,问答往复讲析精微,且为作《洁白堂记》,皆圣贤服行之训,犹可复也。
公直刚毅人也,幼从父兄,已能独见自立,又得交当世师儒涵养议论,辨益明,行益笃,闻而知之,奚异亲见,而位与年俱弗偶。
其乡之朋从,因其学以覃思执经龙邸当时名公卿必曰陈氏授书之力。
私淑一乡之士,幼壮孝弟耆耋好礼,遗风今未泯也。
校序未有表出之者
后十有三年乡先生吏部赵公大全职教是邦,首创讲堂,为聚辨之地。
颜以明善,曰所谓善,是也
所谓明,学是也
盖渊乎圣贤遗言笃论前此训诘所未尽发者。
且曰剑多秀民其先儒之传,又多伊洛遗书指陈公言之也。
辰应获踵令规,敬补缺典,于堂之东为屋三楹,因流溯源严奉祠祀,肖周、程三先生像于中,张子、朱子左右焉,而以陈、赵二公附于后,取《吴郡学记》六经阁义例,榜之曰「三贤」,尊师也。
既成,率学之士以告焉,且退而谂之曰:「『高山景行』之诗,君子谓之乡仁,非曰口耳云也。
近世衿佩青青,读儒先之书者不为少矣,而传诵道说,殆不免朱子之所逆为之虑者。
善学莫如陈,善教宜莫如赵,盍亦由是而反求于心?
谨思明辨无忽乎毫釐,实体序进无愧屋漏,则循朱、张品节条理可以望三先生门墙,而孔、孟经世立极大旨于是乎有馀师矣。
南轩复书于陈公也,有曰『气质虽美而有限天理至微而难明』,是以君子必贵乎学也。
辰应有志于斯而未之逮也,愿与吾党勉旃庶几乎朝夕尊事之实,不徒备观云尔」。
按:雍正剑州志》卷二二,雍正五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