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正月丙寅直前奏事劄子 南宋 · 徐鹿卿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六九、《清正存稿》卷一
臣肤识谫才,起于荜门圭窦之贱,无宗党羽翼之助,无姻戚梯级之媒,只身班朝,独恃明以为知己
恭蒙陛下擢之列卿,任之宰旅,进之书帷
正月元日宸奎焕垂,复命兼摄铨部
臣之荣遇可谓侈矣!
臣伏陛下慨怀时事之艰,分寄兵财之重。
不学军旅,既不能披坚执锐守边
不通货财,又不能鞭算笏计以富国
陛下何赖于臣,而臣亦将何以上报圣恩哉?
惟有一寸孤忠对越天日
天下之事,不可胜言,臣姑即其显然易知易行者,借玉阶一吐之。
臣闻孟轲有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常亡」。
非谓敌国外患不能亡人之国也,以其操心危而虑患深,则能生于忧患,而敌无足畏也。
亦既知有敌国外患矣,操心危而不见于行,虑患深而不达于政,其视无敌国外患何异
此臣之所深惧。
自古及今,事无两立
此有所损,则彼有所益
此有所不为,则彼有所可为。
故曰禹菲饮食而致孝鬼神恶衣服而致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沟洫,亦惟先其所当先焉,可也
既欲前罗八珍,又欲祭祀尽礼
既欲楚楚衣裳,又欲隆饰冕服
既欲丹楹刻桷,又欲决川浚亩。
则虽重熙累洽之世,不能给也。
战国之君,本无足道,然处强邻劲敌之间,亦皆能权缓急而为之所。
故安布衣帛冠之陋者,卫人将以富革车也;
不急之官者,楚人将以养战士也;
无任之禄者,魏人将以赐有功也。
艺祖皇帝尝谓:「朕虽减后宫之数,极于俭约,以备边费,亦无所惜」。
仁宗皇帝绫锦罗绮之贡,易为䌷绢,以供军需
欲以其所可缓而为不可缓之备也。
强敌为患昭昭矣,乃一切袭用安平无事轨辙以为是当然而不可损益者。
革车不得不备,而文为之费不减
战士不得不补,而不急之官尚众;
有功不得不赏,而无任之禄愈多。
利入之源不增,而内外之用并起,较其支费大抵一年多于一年
今岁终之数言之,其加多至于六七千万缗矣。
天下之财,止有此数,国力何以堪之?
况其增且未已乎!
是以其与敌国外患无以异也。
前世人君享国日久百费交作无限极者,惟汉武帝唐玄宗而已
内则穷奢极侈自娱乐,陛下有之乎?
外则开边启衅自夸耀,陛下有之乎?
穷天下之力以自奉,而陛下宽大之恩以及人;
彼以好胜之心而加兵,而陛下不得已之心而应敌
国史书之,人心记之,不可诬也。
陛下所遇之时,则不容以汉唐混一全盛之世而例论;
国家取民有制则不容以汉唐掊尅聚歛之政而并言。
边费不容缩矣,内之浮费可不缩乎?
战士不容废矣,内之官爵可不重乎?
妄意窥测,窃以为陛下圣德溥博如天,凡天下所谓好事惟恐其行之不力
群心所愿欲,惟恐爱之不遍
故事宁宽毋窄,赏宁重毋轻,赐予宁过毋不及
虽非有泥沙之妄用,而终不免隙穴之渐开,此所以内外费日增而日广也。
陛下盛德若此,臣岂愿陛下之为薄且陋哉?
君德以仁为本,而所以节适归于中,则有祖宗法度在焉。
郊祀迁转不可废,而有孙何之裁抑
禁中恩倖不能绝,而有杜衍不可奉;
宸库之珠可宣索,而有范祖禹之论陈;
乘舆宫掖之费不可减,而有韩琦论列
始从其厚者,所以君德之仁;
归于中者,所以有司之法。
宽厚人主公法朝廷法行,仁亦行也。
三数年来粉饰太平之礼可已而不已者,至再至三矣。
有常支赐既增而复增者,渐为永例矣。
官爵之重,当留以待有功者,或曲为之说而轻借以予人矣;
良田沃壤,稍藉以国用者,时以私恩而拨赐矣。
忠贤满朝岂不知此?
然每有涉于私、悖于法者,必曰:「此上意也。
否则上意不可回也」。
臣实不知果尝言之争之,而陛下不见听乎,抑恐上拂隆旨而姑假是以自恕乎?
且所赖乎忠臣良士者,正谓其有回天之力责难之恭也。
若此何哉
未必逢君而已逢君之渐;
未必阿意,而实有阿君之形。
至使道路相传以为论事揣摩指意以为作止任事观望颜色以为进退
苦言不入于耳,而软语浸熟于心,积而不已,必有卫臣附和如出一口之风矣。
今日诸臣所当自任,而陛下亦当少抑厚恩曲从法制也。
区区之念,岂独财计哉?
自今以始,愿陛下念狄难之方殷,毋忧虑之徒过,奋发英断申令二三大臣截然为缩内补外规模
凡近创行之例必釐正;
前此无之例必勿开;
边功不可以不赏,而非泛锡赉不行
军额不可以不补,而高官厚爵勿轻予;
城地不可以不脩,而不急营缮必当罢;
备禦不可以不预,而非时燕乐必当绝。
省于宫掖而用于备边,省于朝廷而用于强兵,省于王侯邸第而用于待敌
既以日计之,又以月计之,又以岁会之。
要使浮泛支渐损于前时,而积其赢以备疆埸之需;
闲官之禄减于承平,而重其名以待折冲之士。
其有不然者,给舍得以駮正台谏得以救止大臣得以执奏
使恩常出于陛下,而法不废有司庶乎所谓操心危、虑患深者,不至沦于虚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