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淙山周易宝祐六年三月 宋 · 方实孙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七六
《易》者道也,象数也,言道则象数在其中矣。
道果有耶?
系辞》曰「易无体」;
道果无耶?
系辞》曰「易有太极」。
是道自无而有也。
太极则有阴阳阳奇属《乾》,阴偶属《坤》,《易》则有奇偶画矣。
阴阳则有天地天位于上,地位于下,《易》则上下画矣。
天地有人人位于中曰三才,《易》则三画矣。
有人则有男女,有三画则有三索,《说卦》曰「《乾》天也」,故称乎父
「《坤》地也」,故称乎母
《震》一索得男,故谓长男
《巽》一索得女,故谓长女
《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中男
《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中女
《艮》三索得男,故谓少男
《兑》三索得女,故谓少女
譬诸天地六子,如风雷日月山泽之类,《易》则八卦矣。
伏羲之《易》止于如是岂其王天下也,始画八卦示教,自父子兄弟之外未暇尽传耶?
系辞》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
又曰:「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是《易》有三画则有六画,有八卦则有六十四卦也。
使道果不离象数,又何待文王而后得其传哉。
囚于羑里演《易》,果何心也?
周易六十四卦,先《乾》后《坤》,《易》则有定序矣。
初二三爻是下卦也,唯二为中爻
二臣位也,属于阴偶故贱,孰敢以贱为嫌乎?
四五上爻是上卦也,唯五为中爻
五君位也,属于阳奇故贵,孰敢以贵为嫌乎?
易》则贵贱矣。
系辞》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孔子文王之心也。
然考之于《易》,《随》上六爻云「王用亨于西山」,《升》六四爻云「王用亨于岐山」,《明夷》《彖》云「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
不知文王演《易之后自称王乎否乎
《革》《彖》云「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不知文王演《易之后预知武王之事乎否乎?
序卦》曰:「有父然后君臣,有君臣然后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呜呼君臣父子间人所难言,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若谓《彖》《象》等辞非作于文王,既追称之后则不可也
或问《乾》用九,《坤》用六,何也?
曰:由天地数而论,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是天地生数也;
一三五为九,二四为六,是参天两地倚数也,阳有馀,阴不足也。
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是天地成数也,阳数极于九,阴数极于十,阴不可极而踰乎阳,故反而用六也。
一三五七九是天数也,而五为中,二四六八十是地数也,而六为中,五六者天地之中合也。
《乾》不用五而用九,是《易》有四不用五也,不用五者尊之也;
《坤》不用十而用六,是阴不可终踰乎阳,惟用六得中也。
又由卦画而论,《乾》画三连,与《坤》之六为九,是《乾》得有《坤》也;
《坤》画六断,但得用六,是《坤》不得有《乾》也。
又由爻位而论,二三四五是卦之中位也。
九二、九三、九四、九五爻则用九以居于爻位之上,是尚刚也,初九、上九爻则变而用九以居于爻位之下,是阳爻终始亦不欲专尚刚也。
六二、六三、六四、六五爻则用六以居于爻位之上,是尚柔也;
初六上六爻则变而用六以居于爻位之下,是阴爻终始亦不欲专尚柔也。
《易》三百八十四爻,或九或六,迭相为用,是刚柔随时所尚也。
又由法而论,九为老阳,是《乾》数用九进为老也;
六为老阴,是《坤》数用六以退为老也。
七为少阳,是《震》《坎》《艮》数也,爻则例言九而不言七,是少阳进而言九也;
八为少阴,是《巽》《离》《兑》数也,爻则例言六而不言八,是少阴可退而言六也。
崇阳抑阴,是《易》进退之道。
法遇老阳老阴所以又变也。
变者以不变为体,不变者以变为用,刚中有柔,柔中有刚,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是道亦无定位也。
愿从道者取正焉。
宝祐戊午三月朔日序。
按:《淙山周易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