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代奏劄子 南宋 · 陈元晋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一、《渔墅类稿》卷一
臣一轩陛,两玷麾符,积愧素餐,蔑闻报效蒙恩奏事,再觐清光
日夜以思,惟当罄竭千一之愚,庶几补报涓埃之末。
敢冒昧以所闻陛下言之。
闻人心者,事功之地也。
天下事功难立之为忧,而人心不睦之为可畏
苟其睦也,虽艰难多事之际,而无小无大,气势联合,自无支吾不及之患。
否则虽处安平无事之际,而或前或却,意向乖张,已有龃龉难安之形。
盛时,有昆夷猃狁之侵,而恃以为攘却之本者,今《天保》以上之诗是也
夷考其诗,乃皆咏写其君臣和乐之情,而曾不兵戎守备之事。
情意浃洽血脉之流通,则始之图揆,终之酬酢内外上下,如手足心膂之运,不相期而相应,顾何事不可为哉。
故晋不失备而加以睦,识者知其能以国霸。
夫差善用其民,子西不以为患,而惟患二三子不相睦。
天下一家也,亦安有一家内人自为谋,心各有主,彼此不相能,而能禦邻里窥觎、杜盗贼侵凌者耶?
议论一于上,而后下之所视以趋向者定;
心力协于内,而后外之所以捍禦者坚。
窃迹近事任事论事意见病于背驰
谋国忧国言论几于乖剌
主战者难合于和,而在边者勿谐于庭,是未可以言睦也,趋向何由而定哉?
制阃饷司之意异,而进退观望之莫决;
列将视中权之令轻,而号召调发不行
前邀后击之不相援,而城自为守;
大军民兵之两相忌,而人自为战
不可以言睦也,捍禦何由而坚哉?
夫人不能两用不用之公,则用之私。
始于议论不一,而终于党与角立
始于心力不协,而终于衅隙横生
则如师旷所谓心竞力争私欲而公议废矣。
陛下宵衣旰食之勤,是自为焦劳而已
大臣鞠躬尽瘁之操,是自为勉强而已
非所以服奸雄之心也,非所以耸遐荒之听也。
事功悠悠亦复奚怪。
急解而更张之,犹有及乎?
臣愚区区,窃谓谋论异同翕受无间,而折衷以是非之公,则议论不患不一
托重阃寄情实必孚,而警厉赏罚之公,则心力不患不协
使上下之心,一主于公,求以相济而不求以相胜庶几可以言睦,而应敌之方可得而议矣。
家国一体也,公私一理也,未有国之不安,而能有其家者也;
未有公之不济,而能保其私者也。
吕范言于孙策曰:「今日之事,譬如涉海一事不劳,俱受其败。
所以计,非但将军也」。
今之充满班行奔走边圉者,谁独无吕范之心哉?
亦在陛下二三大臣意气之所感动而已,是岂以不为患哉?
陛下留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