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南剑州州学祭器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三、《铁庵集》卷三二
后三千馀岁,古礼废,文物不与耳目接。
后儒模仿形制,图而出之,故器仅存
太常故府之藏,非士庶所得见。
郡邑幸有社稷风雷之祀,临期灭裂,以吏从事,见者殆焉。
中春先圣丁祠先期三日,蠲学馆涤器具,罗而陈之堂上下,俾衿佩肄习
士生千岁后,及识先王彝器者,独赖有此。
所在多袭聂氏《礼图》,安于陋而莫知其非,岂独延平哉?
朱文公绍熙申请之书所为作也。
屡请而后可,既攽而未遍,学者未之尽睹,长吏畴肯为意?
所谓仅存而犹及识者未必中程否。
嘉定壬申三月晦,某来倚席,益深病之。
岁甲戌三衢侯应祖视郡事三日,既谒先圣出示此书,则公之子司农丞所授也。
某捧归直庐,歛衽竦观,制度精密气象淳古则不接于耳目者已宛然在前回视旧所藏器舛駮庞杂无以议为。
亟请更之,得四十万金,按书制造
如是豆笾如是簠簋,为俎、为尊、为爵、为坫、为罍、为洗、为鼐、为登、为槃勺巾篚,大略已具。
先是得请于今庾使天台刘公允济未解郡绶日,捐金亦四十万,撤新殿宇,及是甫毕役,而器亦成,则乙亥二月前也
行事礼文前此循习,有畔于书者,据于是正,毋敢不如仪
祭服所不载,谨按淳熙编类式》,敝者改,阙者补,金费前之半,又逾月成,而献官执事始备。
诸生喜甚,曰:「俎豆之事,吾尝闻之矣,盖而今而后得见之也」。
侯闻而语某曰:「器末也,后世视为古物,而想像典刑
自当时观之,俎豆饮食具耳夫子戏而陈之;
何谓军旅,诿以未学,而以是对。
器用之末,而学寓焉,诸生其毋忽」!
某退而申语之:祭以教敬,器以藏礼,折旋进退之顷,名物度数之微,非直为是观美也。
目击先王之器,神驰古人之境,由粗达精,自微观妙,以此成德以此通性命之理,侯之所谓学者其在是欤?
咸曰然。
抑犹有虑焉,爱羊所以爱礼,自不爱者而言,则岁两日用耳,已则又刍狗
然则洗濯不精出入不时,有转而不归者,往尚可鉴。
今幸渐备,而制作之功宜可久存,此固某所甚爱者
然去是矣,有职于学者相与爱之俾勿坏。
若夫增益之,则在后之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