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策问用兵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二、《铁庵集》卷三○
问:兵以不为强,财以不积为富,先儒本朝治体然矣。
中兴后诸儒奏疏乃曰「名胜相望干略未优,文治可观而武绩未振」,指为治体之未备,又曰「有弱势战功」。
更涉变故而后知乎?
尝因其言而历考之矣,南征北伐所向无前,而太原黑子之地曷留不取
混一区夏,悉归职方,而幽州破竹之势曷为遽止?
景德极盛之时也,澶渊一警,诸人奚遽有江蜀之请?
进尺无退寸,庙论于长城矣,自诡却虏,窃笑赋诗,请守冲要不愿探筹非无勇将,何莫收邀击之功?
庆历太平之世也,悍辽傲,或者奚遽有城汴京之请?
胸中百万甲兵重臣隐若敌国矣,诗书宿将既入三川铁面相公常控边寨非无良帅,何莫奏一捷之功?
所谓功者,洮河之开伟矣,其视建朔方、置玉门何如
鬼章之擒壮矣,其视剪楼兰、缚颉利何如
文雅远轶于三代事功不及汉、唐
或曰柄权归一边方数易,伸缩自由治国法度太密也,宜其弱。
然曩收诸镇,极费斡运若之何复纵?
或曰山前久陷,长城藩篱与虏共之,立国地形未全也,宜其弱。
然后来复燕,遂成大悔,若之何轻议?
故虽以全盛昌炽之时,常凛然有戎在郊之忧。
有利有害,事固有当权轻重者。
儒者太息以为中国之患必出二虏,而卒其所以失者,东北小夷耳,事固有料度者。
炎、兴间造国,甚著者有十三战功,殆迫而后见乎?
吴楚蜀外不敢望中一块土,稍越绳墨,名曰开边,宁受豪杰千载之笑,不敢使金瓯欠阙之处。
开禧轻举,其收拾者,非督府得人乎?
今金亡无可报之怨,鞑虏自绝于天,三陲生聚,曷堪斯扰?
向之守蜀在三关,今缩而至兴沔极矣,若又缩而入,如屏蔽太薄何?
向之制阃江陵,而襄州之,今大阃不容不还旧矣,而襄费葺复何?
向之两淮重兵要地,今列郡皆城筑矣,设有缓急,如备多力分何?
先朝旧规岂不当讲,或忧错处北军,然有宗公泽盗贼皆可用否?
或忧飏去之北将,然有告以刘昭荣之语「我燕人也,弃虏归朝岂肯复背」,则其心可回否?
大者则在将帅得人,使边阃自守其地,自为家计,自李公纲有此请,范公宗尹继之,虽未敢尽仿藩镇,而前此分画委任时出应变,亦粗见效,其说当讨论否?
事迫矣,非国人雍容缓带之时。
乾、淳崇奖武科,用矫儒缓教育相承,必有深识治势者。
若有司以空谈问,诸君空谈对,今世所少非文也。
请推我朝所以弱势无战功者何由,与今日所以投实剂救急證者何先,其索言毋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