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蔡觉轩 其二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八三、《铁庵集》卷二○
某家时则王潜斋建安书院,将至建得其书,则曰长斯堂者非觉轩不可
某固尝援范公西监事以请,而觉轩不之许。
琴声之成有日,而贱迹远去,何其特不逢邪?
犹幸今夏一出得谒西山先生之居,与贤昆仲移时
还司甚欲奉邀以致朝夕考德问业之益,且闻觉轩亦有意焉,而卒不遂何其重不逢邪?
文公之徒凋零殆尽,近其居而亲炙觉轩与庄仲也。
若夫行成道尊,自勤苦著书无他嗜,遂为四方学子所共归向觉轩一人而已
文公之所嘱付者岂偶哉?
可为吾道贺。
三帖归还,辄书数其后,亦僭矣。
将指罔功,叨恩易镇,更数日即行,欲走介语别来翰拳拳,亦足见交相与之至情
窃聆从吉之期在夏初诸生引领以望,其必惠然以毋孤潜斋之祝。
盖欠整顿甚多中间子与徐兄所以诸生不立志者诚然,如彼不受何?
所以须烦觉轩一来,使义理纲纪俱明,其心服事事行矣。
子与甚朴茂,尝与赵广文言之。
昨信夫真兄携觉轩所畀书相示,所以之者过矣,使朋友能听其言,觉轩所举何负于书院耶?
广文计日以待名儒之临,惜某不及其间耳。
近荐三教官,一三山之吴,二皆大族
若樵泮之贤得于夏间一见,而友士亲仁之美,则实于觉轩得之感感
比蒙示教,以《困卦》之义「君子岂终困」,盖深为潜斋致意
潜斋交结者哉?
前贤受诬有甚于此所恃者其自立有以取信世耳,夫奚伤?
闻其初见庙堂,历言天下事,尽荐当世士,几于空臆者。
某近与潜斋书,说他日自为之、自行可也觉轩以为何如
某来建迟,五阅月不获潜斋同时,又不遇觉轩书院,岂终无相遇时邪
临纸怅然
洙泗之门曾子最少,故能衍其传于伋、轲也为最远。
所望觉轩亦然愿言为道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