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牧墓志铭 南宋 · 包恢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三五、《敝帚稿略》卷六
旴江自号曰牧坡者姓李讳溥字子源,隐君也,其犹古之所谓逸民者欤?
君之生也,自其少时一美丈夫,疑其易溺于嗜好者。
乃独所好者仁,超然出声之外
自其祖父世居城市,疑其习见华丽而悦者。
乃独所悦者学,反泊然山林之气。
故世方妄生徇欲不知悔,君则萧然一室,不娶以终其身;
世方奔名逐利不知反,君则不科举,忍贫以安其穷。
其所好所悦与世俗异也。
当其未及壮、未得师也,其趣自高,其志自尚,不妄交,不苟徇,直欲得当明师而师之,求所以自见当世者。
始从乡之克堂包公游,包公谓:「何必远求
子之邻有利公文伯者,即子之师也」。
君信而就学焉。
利公就「学习而说,克己为人」以叩之,君未契也,忘寝食而反求者数月,忽一旦涣然有省,自是磊磊落落轩豁呈露,曾无秋毫凝滞
吟风弄月,有吾与点也之意。
平时无事,或抚掌抱膝,笑歌自若不知手足舞蹈
休休其心,欣欣有喜,如口于刍豢,常有馀味。
履坦坦而荡荡曾不见有戚戚之态几微出于颜面
心根发而生色睟然,胸中正眸子瞭然
其所好既得而所悦益深,且以志,其所自养也。
自养者厚而其證验有不可掩于外者矣。
君既性静而和,容貌温粹词气从容,内无城府而外不事形迹故人皆乐亲之。
自然释回增美,有使人意消之叹。
所自得者语人,每亹亹不倦,因其言而感发者甚众。
顾虽与人和平,若少所可否者,至于义或未安,断断诡随
遇事宽柔若不足于刚决者,至于理或未当毅然不可夺。
其所向既独善若不屑于善世之事者,而畎亩未尝忘。
其中虚而明,其于人情物理事势是非向背,类有众所不察而己独见者,故与之上下议论者,鲜不为心开目明
或者群居众议,疑而未决争如聚讼,君于其间正色以断之,或谈笑以解之,往往为之冰释
有仕于州县者,以礼屈致问学问政励翼宏多。
所至亦阴有惠泽及人者,以是远近爱慕之,不称姓字而曰坡,尊敬之也。
所为诗文不务雕饰,而词多警策,句多清丽,人能传诵之。
平生疾痛,老犹童颜,直以气渐衰弱而就尽。
一日忽悠然而逝,庶几乎考终命者。
时淳祐癸卯五月一日也,享年七十有七,闻者孰不伤之?
事亲孝,而尤友于兄。
某有二子,君以其次子为己子,曰:「吾亲有后,可免不孝矣」。
考某,妣某氏。
子曰自复,性情惟肖而世其学。
四人:男定老、癸郎、女秀娘、安娘,俱幼。
自复卜以次年甲辰某月某日葬君于城西之二十里曰黄田不远千数百里来请铭,亦可谓孝也矣。
铭曰:
之日,人爱而亲;
之风,沂乐而真。
志道于远,得师于邻。
一觉之后一好之神。
孰曰予贱,孰曰予贫?
无禄而富,莫润于身;
无爵而贵,莫尊于仁。
归全正命归安佳城
珠藏玉韫山辉水清
黄田百世如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