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仪礼经传通解 南宋 · 郑逢辰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二七、《皕宋楼藏书志》卷七
逢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礼者,天理节文人事仪则,而祭又礼之所以报本反始也。
百王之礼,至周而备,三百三千之仪,皆文王周公精神心术之所寓。
孔子曰:「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谓莫盛于周也。
不幸厄于秦火
汉兴高堂生所传仅十七篇祭礼则惟特牲少牢有司彻而已
然皆大夫士之礼,大夫以上无传焉。
厥后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非独无全书,况又杂以谶纬之学,寥寥千载间,承讹袭舛,大经大法几于坏烂而不收,良可叹也!
奎躔瑞下缺宋,文运有开,列圣相承,于礼尤谨。
初基则有开宝之通礼其后有庆历之太常礼,而《仪礼》之疏亦汲汲是正,真斯文大幸也。
奈何王氏新学废黜礼经》,使后之学者无所寻究,至有老死而莫知其说者。
于是太师徽国朱文公起而条理之,挈《仪礼正经以提其纲,辑《周礼》、《礼记》诸经有及于礼者以补其阙,釐为家乡邦国王朝之目,自天子至于庶人之礼,总为成书所谓仪礼经传通解是也
下缺师事之,朝夕侍侧诲诱不倦,且谓逢辰曰:「欲学者共成此书者,朱文公之心也。
以《祭礼稿本付复者,黄先生之心也。
南康张侯虙并刻于郡斋,故今四方朋友所藏皆《祭礼稿本未有取而修定者
窃自惟念齿发浸衰,曩日幸有所闻不可不及时传述于是研精覃思,蒐经摭传,凡日湖藏之书,翻阅殆遍,盖积十馀年而始成书
正经则以特牲少牢有司彻为先,所以圣经也。
补篇则自通礼而下,凡天神、地示、宗庙百神以至因事而祭,如建国省方师田行役等,与夫乐舞器服无不备焉。
而必首之以天神者,所以明大分也。
其间大纲目、大议论,如南郊,如明堂,如北郊,如古今庙制,如四时禘祫之类,皆历世聚讼而未能决,尝经文公折衷而论定者,则以类相从,而各归其条贯
使畔散不属者悉入于伦理,庬杂不经者咸归于至当由是仪礼经传通解》始为全书,而文肃公之志遂矣」。
噫!
非特二公之志,亦文王周公孔子之志也。
夫自秦人绝灭典籍之后礼学千载无传朱文公奋然以兴坠起废为任。
礼书更再传而未就,而《祭礼》卒结裹信斋之手,是岂偶然之故哉?
近世真文忠公德秀移书信斋,谓此书乃千载不刊之典
其间援诸老先生之说,破诸儒之缪,极为有功,当藏之奉常以为议礼之据,非他著述比也,且欲缴进未果
端平初,礼寺闻之,尝行下福州,就其家抄录藏之矣。
第其私家无力可以自进日迁,今十馀年。
逢辰重惟此书关系甚大,且尝亲睹先师用心之勤,不忍束弃高阁,而不大彰阐于世。
又念先师编述之始,尝取《仪礼十七篇悉为图,列之每章之下。
先王制度名物之要,以图考书灿然指掌
有志于《礼》者,尤不可以不知
盖有《祭礼》,则《通解》之书始全;
有《仪礼图》,则《通解》之书始为大备
先师平生精力尽萃于此(谨以《祭礼》)。(下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