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与汪尚中书(一)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九、《鹤林集》卷三○
某閒居寡俦,得蒙赐书以劳岑寂,且辱录示《至日讲义见教
段平正辞旨条达,如以子半为复之初,黄钟为复之候,仁为复之元,仰见探索之工。
但首辟诸儒动静之说,此为未莹耳。
阴阳,易也;
动静,易也。
《易》六十四卦无非天地之心。
二阳为《临》,三阳为《泰》,四阳为《大壮》,五阳为《夬》,渐生渐长,日新月盛,心普万物流形穹壤之间。
于斯时也,物实相杂,难可名状
大壮》虽曰见天地之情,而所见者,特其发达外者耳。
而心之精微妙密,则未之能测也。
惟《复》小而辨于物,五阴方剥于上,而一阳已生于下,当肃杀之中,已有孳萌之兆,于贞固之下,已有流动之脉,生生之理,无一间停息
于此而观,则昭明洁净见得天地之心最为亲切
故在周子则谓之「阳之根」,在程子则谓之「动之端」,在朱子则谓之「辟之始」,在邵子则谓之「阳之初起处」,大抵皆于动之端倪识破此心,真善观物者也。
况《坤》上也,《震》下也,《坤》即是静,《震》即是动,圣人分明以此二体画卦
若离动静而言阴阳,离阴阳而论易道,是犹以无寸之圭而测景以不度之衡而观星,则复易为纸上之《易》,又安能窥测造化之心哉?
盖《易》自老氏、王辅以来,止就归宿处观《复》。
河洛诸儒,方以发动处观《复》,羲、文周、孔精蕴密义至此大明矣。
不审尚中便以迎长日之至者为复耶?
夫自夏五冬十一月者,一年之复也。
午初夜半者,一日之复也。
午日凡七日复得子日者一月之复也。
午岁七岁复得子岁者,一纪之复也。
天道循环,卦脉流通,合之为一纪,分之为一岁,析之为一月一日无日不可来复无时不可生意
自小雪积分,或从《中孚》起卦,或又谓应钟当复。
纵施横设,无不可观,只看人落何如耳。
不知落处明,安得用处活?
此却要吾人吃紧用工
书问往来,亦附赘悬疣耳。
尚中识见自高,兹心常爽,必欲穷极
静中自得之妙,又安能万物以为言哉?
一日之间,鸡鸣而起读经东窗下,饭罢临池古法帖。
学未成,又弃去,复命子侄以所读之书随笔抄记。
之后有山,有梅园竹坞,非风熙日暖不出
夜则青灯吊古翻阅史策率至子之半乃寐。
尚中以为易乎,否也?
雨寒迫节,草草占答来教,馀俟后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