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李公墓志铭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九一、《西山文集》卷四二、《永乐大典》卷七五一五、《宋忠定赵周王别录》卷一
宝文阁待制李公既没,其孤洪宗为书赴某于西山精舍,且请铭。
某曰仆非能铭者也,矧方俨在衰绖中,敢辞
洪宗书再至,援昔人故事以请甚力,某滋不敢当
顾念昔者假守温陵时,公与故宝谟阁直学士杨公炳、今显谟阁直学士傅公伯成,以法从耆德里社,年皆垂八十矣,泉人三大老,岁时宴集庞眉华发奕奕相照,若图画中人
某以后进从之游,盖相与欢甚。
洛阳之别,意各黯然,视公色尤若眷眷者。
江西来归,公数以书问生死,今才几时而遽不起乎,则为潸焉出涕
而公言行事迹,傅公实状之,某虽不能铭,然赖傅公之文,足以传信行远,用不复固辞
盖公生中原名族,能以文学政事世其家,而清白介之节,终其身不少变,世之称公者以是而已
至于立朝正色能言人之所不敢言,则世或未之知也。
开禧初元,公自湖北召对,首论建立政,必广询博采,以尽下情
因言朝廷政令更变者数事,且曰此特其小者尔,有大此者,苟不谋于众而遽欲革焉,人言未同,人心未一,殆恐发之易而收之艰。
韩侂胄用事久,欲弄兵倖胜,以固其权,人情汹惧
邓友龙辈以从臾傅会要路异论者辄斥,帷幄近臣,噤不敢一语
公新从远方来,顾抗论如此识者韪其忠。
迨进贰版曹,又以居献纳之地,有大利害辄尽言于朝,亡所避。
既兵败于外,邓友龙首事生衅、苏师旦以谋将纳贿,皆坐逐。
以为犹在善地未足塞责移书侂胄,乞敷奏显正其罪。
且谓圣上宽仁,若未忍即加诛戮,亦宜更议远窜,以解天下之愤。
侂胄虽勉绌二人以逭谤,而意常庇之不衰,故士大夫公言为难
权臣不怿,然惮公之辞直,弗敢怒也。
更化后,迄如公言
呜呼,公其可谓刚正实之士矣!
予故表而出之,以示当世云。
公讳訦,字诚之,系出唐郇王祎。
郇王十一世至汉宰相涛,仕本朝兵部尚书,又四世驾部郎中、赠太子少傅讳景山
六人,曰昭玘,元祐间起居舍人
其季曰瑑,则公之曾祖公也。
世居济之钜野
建炎中文肃公避地于泉,因家焉,今为晋江人
国朝文治天下,方全盛时名臣辈出率由文学选。
元祐内相眉山苏公天下宗师中丞高邮孙公亦时伟人,右史游苏公之门而悟作文之法于孙公,渊源所渐,至文肃公宣和间颛内外制文名天下
建炎中兴,虽由忠力位执政一时诏令尚出其手,故李氏文章家
公逮事文肃公,然尚幼,于诸从兄弟年相若者,已独崭然见头角
大中既以不仕,望其子甚切。
早慧,知奉承大中意,日勤于呫哔
年寖长,益务博览书史采摭前文人造语奇字险韵,备作文之料具,日矻矻不休
为文下笔千言赋诗他人方储思,已成篇矣。
年十三,用文肃公休致恩补承务郎
既冠,监潭州南岳庙
会朝廷始严铨试法,中之,调兴化军仙游丞。
年虽少,已有能声,诸台多委以事。
管南外睦宗院,时有以南外宗鬻酒之弊闻于朝,更选任前度支郎赵公不敌宗正革去掊敛积蠹
宗室有年长未嫁者,悉择所配,令有所归
公多所建白史文惠当轴陈正献、梁文靖咸以书荐公可用,将以二令处公
公以亲养不乐远去,求通判漳州以归。
漳旧号闽中道院,为倅者又多以迫为嫌,事非部使者所诿,漫不可否
悉心以佐其长,钜细无所隐。
剧寇沈师既平,而他盗相挻于邻壤,公被帅檄为防备,郡以无警
忠定赵公以其事闻,且乞用公知汀州,事虽不果行,而当路由是益知公才,遂擢知黄州
孝庙临御,久益励精边郡尤不轻畀。
宰相初以公姓名闻,上问如何人,宰相以有吏能对,可之。
公既对,首论边郡数易之弊,乞仿汉制令郡守兼领武事,遵祖宗久任边将之法,上意甚悦。
将赴郡,赵公时再帅闽,谓公曰:「黄边江,贾舶至,困于重征而舟无所泊,多以风涛坏,盍求所以泊舟之所」。
公至,首访利病,会岁饥,遂以官钱饥民开内六百丈,民不告病商客以济,治以最闻,部使者交荐
任满奏事,乞于冬水落时,凡沿江沙浅增置守备
光宗开纳询问甚悉,公奏对亦详,遂至移刻
玉音谕:「卿退条具以闻」。
公复条上
闻者谓将用矣,会宰相留公丐罢,待命于郊,公对虽称旨无将顺上意者,以公知潭州
未上,丁太中公忧,服阕,知袁州为政如在黄时
江西粳稻之乡,然民无贮蓄一遇俭岁常平既鲜,又必关白使者,待其符下,每患不及事
公撙用度,凡厨传苞苴等事一切不为既有馀则米,几二万斛,名之曰州济仓,春夏籴贵则发以粜,秋冬收成复积之,如常平法
朝廷知公治行,用为夔路提点刑狱
未几,除转运判官
四路惟夔最崎岖山峡间,民贫窭然,水耕火耨,官茍无扰,亦仅仅足。
公约郡县,省追胥,理冤枉,禁苛暴一切静治,人用率服
置司夔,于属郡有鬻盐之利,岁计取足羡钱犹多,吏或不良,以羡为市
公悉以代上供之虚,桩补纲运隐没,几二十万缗。
荆湖北路兵衅将启,调度多属之王人而外实任转输之责,公选属吏钩考稽隐,计事无乏。
会摄总饟,前使者盗用库钱二万缗充馈赂,至以买妾,将为欺隐于官文书未及而死,吏皆惧累。
公以其死也,不欲暴其事,密闻于当路,以其缗为应副丧事而已,人以公为长者
召对,除吏部郎,迁大理少卿,寻迁卿。
诏狱辞所连有当权及时宰所仇者,欲因中伤之,公无所观望案上复却,弗顾也,卒获其平。
廷尉三年,每狱上,虽以情法酌其轻重为当,必白于庙堂,曰:「有司但知守法朝廷当从宽典
若有司欲骫法,是恩归于己而怨归于上,朝廷欲尽法而行,则又人无所措手足矣」。
其言委曲而不激,故多施行
寺修断例,久而未就,公乞颛命编修官,且立程限
又以例四万馀,汎然无统难于遍阅。
徒流罪误有出入有司处断虽或过差,未至相远
至于当死而生、生而死,其相去殊绝
请以大辟分为十,其七编丽死比获生者,以示好生之仁;
三编附生比而论死者,以存止杀之意。
前此未有以为言,自公发之,号称职
未几权户部侍郎
方时多事调度百出,公尽心于其职。
部旧有总辖司,以钩考五子钱物出入之数,知其虚实后废公请复置之。
吏率恶其害己,郎官不快意者中于言事官,遂以论罢。
朝廷知其诬,不半岁祠禄,再阅月起帅广西
江西李元未平,连湖广数路皆警,公分遣兵戍,措置寨栅,谕集土丁据守险要,盗不能犯。
治郡一以宽厚廉靖为本,而积年逋寇,设为方略督责悉擒,连岁大稔边徼无事
集英殿修撰,继升宝谟阁待制,且因任焉。
公力出外,遂以敷文阁待制建宁府
建俗剽悍,轻于杀人
有斗者,公责旁人谕解其争,且明长少上下之分,俾知有礼。
楮券称提之令下,部使者奉行过当,或计物力科买,或责兑券之家,日约以若干钱,或欲尽官帑所蓄兑于民,以昂其贾。
公以民既遍受其害,官亦将空虚,多尼不即行
或谗诸朝,谓公害称提之政,然闽中更币后,为政者争事苛急,而告讦之俗兴,编民贸易小不如法,辄坐黥隶没入由是畏楮如毒虺得之惟恐推去不速也。
自公下车,行其所无事然后人视楮为可用,无复前时疑畏之患,要为有功于称提者,而朝廷未之知也。
因公丐罢,命进职三等奉万寿祠以归。
退居于家,始买地临河,更宅劣可居,筑楼东偏,扁其下曰「臞庵」。
对河为圃,手植花竹,日徜徉其间
性不饮,客至,赋诗奕棋而已
祠帙满,告老上命复畀祠者再。
嘉定十三年十月八日甲子,以疾卒于正寝享年七十有七,积阶太中大夫,职宝文阁待制,爵陇西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致仕通议大夫
奏闻,赠宣奉大夫
曾祖瑑,故朝请大夫,赠少师
仲氏,赠镇国夫人
孔氏,赠郓国夫人
祖邴,资政殿学士左中大夫,累赠太师谥文肃
妣任氏,赠鲁国夫人
考紃,承议郎,累赠太中大夫
妣陈氏,赠硕人
公娶陈氏,再曾氏,并赠硕人
二人长庆宗,迪功郎早世
次洪宗,承务郎,前监福州岭口仓。
五人进士谢汝嘉、承奉郎知湖州归安县丞梁侹、迪功郎前监台州黄岩盐场曾子厚、迪功郎福州左司理参军傅齐、进士诸葛琰,其婿也。
孙男三人:龛,迪功郎、新兴化军莆田县主簿
集孙、寿孙,尚幼。
洪宗以是年十二月十六日壬申奉公归于南安县上塘村之原,从治命也。
有《文藁》七十卷、《续通鉴长编分类三十八卷、《谈丛七卷,藏于家。
初,公其家世文儒少年励志,欲由科第进,诸兄弟方以文争胜不相下伯父万如先生缜独爱公,授以手所校《西汉书》,曰:此予平日用心子侄非好不以畀也。
公朝夕读,益从师友学为举子文,三预漕荐,一为榜首
再试礼部不第,遂弃去不复为,而剸以他著撰吏能取知诸公
学问虽不颛名一家,独谓二程先生发明圣道之传,盖汉以来儒者不及
实生于黄,遂于黄立祠,且求朱文公先生之文以记之,推原本始,以示学者趋向
居官不为诡激,而可以惠利者无不为
大者固已大书深刻,其小者若漳之建庵宇,给閒田,以便往来,黄之创瓴屋,居戍兵,以省科扰,袁之宽过税,优行商以免寇害,在夔在,建营丛冢,以葬流尸,筑铨馆以待寒士,架舆梁利病涉,积羡钱以赈无告治道以便行旅蠲逋税以宽民力不可殚书。
疏通易直所至不求官吏短长部使者有所施为可行则行,不可行亦以书顺导之使知悟,贤者乐从之,执己见者间以取怒
黄日转运使者严伪钱之禁,公谓私钱官钱杂用已久,一旦严禁公私折阅多,人情不安,在边郡为非便。
漕怒,以公为纵盗铸,公恬不恤已而漕竟以此罢。
广西地旷且远,吏鲜奉法杨公方时将漕,性廉介不可以私,而嫉恶太过发摘多,官吏重足而立
公以臭味之同相与厚,然意以为治道太甚遐方僻壤士大夫一遭按治,至有全家流落不能归者,亦当时纵舍由是未尝小过按吏也。
建宁,卒以与使者不合而去。
盖其志在于惠养小民全安下吏而已利害则不问焉。
文肃公薨,未谥,淳熙中近臣言及叱苗刘事,孝宗嘉叹特令定谥。
事下奉常奉常采《谥法》「应事有功」,定谥文敏
公谓建炎叱折凶渠,褒诏具在叶谋复辟忠烈峣然,岂曰应事,既登朝,请改之,遂更用奉常考功之议,易敏以肃。
又以文肃公遗藁久未流布,惧岁月逾远易于散逸锓木于黄,朱文公实为之序。
墓隧之碑未立,谒于周益公,公既铭之而复亲为之书。
文肃公虽寓于泉,以其左僻,有意洪饶之居,公买田筑室豫章,俾次子居之,名其堂曰成志,而身归温陵坟墓
凡子所以显扬先烈而继其志者,靡不竭尽其力,可谓能孝矣。
家居俭约不以一事官府
任子恩,既官其子及长孙,遂于诸妷中择好学而文者亢宗奏之,然后其外孙曾孙。
文肃公居泉,仅有埭田,岁租千斛五房共之,至公悉推所当有以予贫者。
宗族外姻婚嫁死丧,多随力赒济之,所以奉养泊如也。
年踰六十,即制衣棺敛之具,前五年卜吉壤,营寿藏,命之曰乐丘,时造焉。
秋九月属疾己卯晨起,曳杖逍遥于门,见者谓其良已
后九日子侄环侍,命坐,语如平时
诸侄退,甫及门,已溘然而逝,闻者伤惜之。
李氏乐静先生昌言直道入元祐党籍厥后代有显人至公上承累世绪业,遂历清贯,为天子侍从之臣,斯亦荣矣。
然使公平生所历或少自畔于先训,虽袭紫传龟显融奕奕,以之衒俗可也,岂昔人所谓不朽者哉!
衰俗圮,士大夫出身名阀妄自菲薄污辱其先者为不少矣,故某于公重有感也。
若是,予焉得不铭!
铭曰:
维古之人,世德是贵。
爰暨末流,以禄相侈。
抑抑李公,奋于名家
一节初终如玉不瑕
昔在沧州清醇亮直
亦有云龛毅然正色
元祐大论,建炎忠勋
奕叶相望,郁乎清芬
公曰艰哉,曷继前烈
纫兰,漱芳濯洁。
退然其容,山泽之臞。
义激于中,可敌万夫
噫嗟柄臣盗弄戈甲
公独从容,遏其芽檗。
惟恢首衅,惟冀鬻官
可使斯人善地是安。
言虽莫售,闻者增气
大化既更,迄如公议
逆逆龙鳞,撄之匪难
料虎之头,厥惟孔艰
人谓公荣簪笔持橐
孰知公心优繇一壑
容膝之隘,视犹广居
之东,所晒者书。
荡节鱼符汉淮岭蜀。
有田一廛泰然自足
世教日沦,夷祖蹠孙。
谁如李公,不辱其门!
乐哉斯丘,公斯自卜
郁郁佳城芃芃松柏
铭以昭之,过者必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