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问理明诚(「问禘」章)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八一
禘者,祭始祖自出之帝也。
谓如本朝太祖是宋开基之祖,僖祖太祖皇帝四世祖。)又是始祖而上古黄赵氏自出之帝也。
祭祀之礼,远及于始祖之所自出无乃太远乎?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我之有此身出于父母也,父母又出于祖,祖又出于始祖始祖又出于厥初得姓受氏之祖,虽年代悠远,如自根而干,自干而枝,其本则而已矣。
故必推始祖所自出而祭之,则报本反始之义无不尽矣。
若非仁孝诚敬极至岂有知此礼而行之乎?
凡人于世之近者(如考妣祖考妣。)则意其精神未散,或尝逮事而记其声容,必起哀敬之心而不敢忽。
若世之远者,相去已久,精神之存与否不可得而知,人素不识声容,则有易忽之意。
禘礼极其仁孝极其诚敬者,不能知其理,不能行其事(惟仁孝之深者能知此身之所自来,惟诚敬之至者能知我之精神祖考精神。)
苟能知此理矣(至难知者鬼神之理。),则其他事物之理又何难知之有?
苟能感格矣,则推而格天地者,此诚而已,推而感神明,亦此诚而已
故曰理无不明,诚无不格,于治天下何难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