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蔡仲觉名字说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七九、《西山文集》卷三三
仲觉之幼也,文公先生命之曰,及其长也,又训之以伊尹之觉,先生微指果焉在耶?
某尝闻先生有言:「为学当识大要
夫子发出敬之一字为学者言,欲以收敛身心,置在范中,既不走作然后随事随物究穷其理,则心地自然光明」。
呜呼,此先生教人要旨也!
其所以名仲觉所以仲觉者,其皆以是与。
为学大本,敬与致知而已矣。
伊洛君子既以开示后学,使知表里交进之方,文公先生推明其说,不一而足
传《中庸》也,既曰「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致知」,其释《大学》,又欲学者存此心于端庄静一以为穷理之要,穷众理学问思辨之际,以致尽心之功。
凡此学者所共闻。
至于亲笔以命其名,援古以勉其学,则惟仲觉得之,而它人不与也。
然则仲觉何以称此哉?
必也主敬以立其本,敛然不踰于法度穷理以致其知,超然有得见闻之表。
既以自觉,又以觉人,庶乎不负先生付授之意矣。
仲觉诸父皆以明道自任者也,归而求之,当有以启子之未悟者,顾某何足以辱,姑诵所闻以塞其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