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讲筵卷子十一月八日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七七、《西山文集》卷一八
大学》「格物致知」章/臣按「格」之一字先儒训释不同,至程子乃以「格」训「至」,如《舜典》「格于文祖」之格,其义始明。
朱熹尝言:格物者,穷理之谓也。
然不曰「穷理」而曰「格物」者,盖理无形而物有迹,若止言穷理,恐人索之于空虚高远之中而不切于己,其弊流于佛老故以物言之,欲人就事上穷义理则是于实处用其功,穷究得多则吾心之知识自然日开月益
常人之学不就实处用功驰心高妙犹且不可,况人君一身万事万物之变,若不事物穷究岂惟无益而已,将必如晋清谈、梁之苦空,其祸有不可胜言者,此格物致知之学所以治国平天下先务也。
陛下履位十年,其酬应事物多矣,然权臣颛政,务为蒙蔽,恐陛下未能一一致察也。
十年之间,是非邪正颠倒错缪无所不有,人皆知权臣之罪。
今既躬亲大政,则凡所以剖判是非别白邪正者,陛下当身任之矣。
若于事物之理不深穷究应酬之间,少有差失,咎将谁归?
故臣惓惓,欲陛下格物致知为事也。
程颐尝谓:格物亦非一端如或读书讲明道义,或论古今人物而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皆穷理也。
朱熹又谓,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其说尤备。
盖自吾一身之中以至万事万物莫不有理,皆所当穷,然非日积月累之功,未易各造其极也。
臣愿自今经筵讲读之际,有切于身心关于政治者,时发玉音质问所疑,俾臣等得悉心以对。
如有未谕,即乞再三诘难,必圣心洞然无疑而后已。
退居深宫,又必优游玩索其理之所以然,俾之融会贯通表里澄澈如此日就月将缉熙光明,其益不少矣。
至于辅臣奏对,尤当从容访逮
政事因革,俾陈其利病之原;
人材进退,必叩以贤否之实。
如有未谕,反复审究,亦必再三
都俞之外不厌吁咈以至言官之奏论弹劾,群臣之进见对扬,率霁天威,俯加酬诘,俾摅底蕴,尽究物情如此则于国家之事日益明习,而举措用舍之间无不适当矣。
凡此所谓格物也,惟陛下曲留圣心孜孜不倦
若于事物之理穷得一分,则陛下知识亦进一分,穷得十分陛下知识亦进十分
穷得十分即是物格,进得十分即是知至
若只略见一二,便不研穷,则见处既未分明行处必有窒碍
且如近者用兵之举,若论其槩则祖宗境土所当恢复祖宗山陵所当省视岂非至当之理?
必先规模,先立基址,俟吾人众多财力富盛万全必胜然后有为,乃无后悔
只见得理一偏,而未尝周思曲虑到穷极之处,所以轻举无成,此亦物未格、知未至之故也。
陛下已知前日举事之非矣,若一向退沮,自安无所作为,又只是见得一偏之理。
须是前日不合轻敌今日不可畏敌,事虽致审而刚毅奋发之志则不可忘,敌虽未动而战攻守禦之事则不可缓,日与大臣讲求策画申儆将帅严设堤防,谋未十全,姑务固守,势可一定奋然必为,如此方是见得义理周尽
举此一端,他莫不然
大抵理之与事,元非二物
异端言理而不及事,其弊为无用
俗吏言事不及理,其弊为无本
圣贤学则以理为事之本,事为理之用,二者相须本无二致,此所以为无弊也。
陛下留神
臣所进《大学衍义》,以明道术、辨人材、审治体、察民情格物致知之要,其本末粗备。
卷帙之多,未即进读,愿政机馀暇,早赐览观,则于穷理之学将大有日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