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故事(五 嘉定七年八月十七日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七六、正德本《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五
庆历三年,元昊遣使来,所要请凡十一事,谏官欧阳修言:「元昊再遣使人至阙,和之与否,决在此行,窃计庙谟合思成算
云云
臣见汉唐故事祖宗旧制大事必须集议
朝廷广大,不欲自狭,谋臣公共不敢自彊,故举事多臧,众心皆服。
自兵兴以来,常秘大事,初不使人知,及其处置乖违岂能掩蔽
臣谓莫若大公之议,收众善之谋,待其都无所长自用庙谟,固亦未晚
其元昊请和事,伏乞使人未至之前,集百官廷议」。
庆历四年边奏契丹天德城及多建堡寨知制诰田况意虏蓄奸谋,乃上疏曰:「朝廷契丹金帛,岁五十万,脧削生民输将道路疲弊之势,渐不可久。
而近西羌通欸,岁又予二十万,设或复肆贪渎,再有规求朝廷尚可从乎?
臣至愚,每念至此,则惋叹不已,矧两府大臣,皆宗庙社稷天下生民所望而系安危者,岂不陛下思之哉!
每旦垂拱之对,不过目前政事数条而已,非陛下所以辅臣,非辅臣所以朝廷之意也。
有唐故事肃宗天下未乂,除正奏事外,别开延英以咨访宰相,盖旁无侍卫献可替否曲尽讨论
北虏桀慢,而河朔将佐之良愚、甲兵之善窳、道路夷险城垒之坚敝、军政是否钱粮多少,在两府辅臣未有之者
万一变发所忽,制由中出少有差跌则事不测矣。
愿因燕间执政大臣便殿从容赐坐,访逮时政,专以虏患为急,则人人唯恐不知以误应对事事唯恐不集以孤圣怀日夕忧思不敢少懈同心协力,必有所为
今不此之务而日以委琐之事更相办对,议者羞之」。
臣窃考是时元昊以力屈请和朝廷含垢抚纳,宜无后悔,而欧阳修方欲举行集议以收众善之谋。
契丹建城堡,未必真有窥觎之计,而田况请咨访大臣,专以虏患为急。
盖情之难知,莫如夷狄,事之至重,莫如甲兵过于危然后不危,深于防患然后亡患,此二臣所以惓惓纳忠不敢默也。
西北小夷日益猖獗,万一有夹攻之约而归我旧疆,有通好之言而邀我岁赂,或从或否,皆系安危
此吾之当虑者一也。
完颜遗种鼠窜汴都外有彊敌之冯陵,内有群寇之侵迫,或帅其丑类奔突南归,或乞师藉粮,祈为己援,有一于此,处之寔难。
此吾之当虑者二也。
彼之四邻,因其危蹙,必皆规拓土疆设或夏人乘虚,遂据秦陇,我之西北,复接彊邻,右吾左支,岂易为力
此吾之当虑者三也。
凡此三患,特其大端
若乃辐凑之流民,纵横之群盗,处之亡素,皆足以荡摇边鄙,为根本忧,后患多方,尤难豫料
今日事势而较诸庆历之时人材孰多,财用孰裕,其为可虑,殆有甚焉。
庙谟沈深独运帷幄未尝群下异同之言;
昕廷奏事,数刻辄退,未尝有便从容之议。
此臣之所未谕也。
况之庆历,皆为名臣,而其论又颇切于今日故臣敢采之以献,伏惟陛下深味其言而亟行之,实天下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