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泉州紫帽山金粟观记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四三、《道家金石略》第三九二页
泉州道士去华临邛魏了翁而言曰:「同安郡紫帽山郡治十里,其阴有洞壑,直清源西势左右金粟洞天其名,见于道书所以列五千名山中。
为峰凡十有二,稍东为凌霄塔,右有石鼓丹炉、仙趾、试剑棋局仙掌诸峰及补陀岩
又其右为洞,可容数人,旧传为真人受洛中羽士书而以遗致书人归视精金,即其处也。
按《唐仙传》,长乐郑文叔与回翁皆师钟离于此郡,立郑君号玄德真人
山旧有无尘殿,久而常新。
去华橐中装为钱三百万,而一寓公巨室出力佐之,为观宇绝巘堂殿馆祠,荣翼庖湢,彪分昈列
中建三教堂,藏储道释儒家诸书
复寝重闱宾客有馆,学徒有舍。
其北有㳅憩、归云二亭,其麓有清水五塔,山之半有飞泉,作漱玉亭以面之。
嘉定四年茂陵赐『金之洞』四字椒殿缗钱百万,储宫为扁凝云堂一时名公钜卿又请赐之号荣,给以田产
盖经始于五年之春落成十四年之秋
华之用力于斯既勤久矣,而独未有以记之,敢嬴粮以请于公」。
余阅其事而有未喻者。
且三教之设,精粗本末言人人殊,今曰混一云者,将比而同之邪?
日至滋息,生之始也;
日返而游散,生之终也。
聚散常理也。
今曰有所谓仙人者常往来于兹,迹之而可见然则气有聚而不散者乎?
阳降阴升,自无而为有也;
来伸往屈,由有而入无也。
新陈常理也。
今必曰有所谓无尘殿者,历年虽久,洁净不污,然则物有新而无尘乎?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故有目耳鼻口之物则视听食息之则,此可信不诬也。
今曰馈人俄而为金,然则耳目之所接且不可信,况所不接者乎?
夫不得于言,何有不求于心,今余于是说未之有得,而不复反求乎心之所安,为尔强书之,决知其不可也
道士曰:「颜鲁公世之真丈夫也,麻姑掷米成丹之事,非独成金者乎?
鲁公书之不疑
子安六合之外无是说也」?
曰:尔为鲁公有取于此乎?
王方平目之为狡狯变化而公书之,其果有取乎?
圣人语常语怪,语德不语力,语治不语乱,语人不语神,惧末流之害也。
尔师之初,绵绵若存,所谓专气致柔,此不过恬养虚应以自淑其身者之所为,未甚害也。
然而动静之理未尝相离,寂感之几间不容发
今厌纷畏害而欲深自啬缩以全吾生,则自其始初固已改道器为二致
末流之弊,学焉而不至者,必将垢浊斯世妄意六合之外以求其所谓道,而神仙荒诞之说于是投虚乘间,靡所不有,而去道益远矣」。
道士曰:「然。
子亦有以告我乎」?
曰:「吾之所谓道与师之所谓道,终不可以尽合也,而循其本初固未甚远。
归告尔徒,求之尔心,而知所谓若存者何物,致柔者何事,而有以存息察焉,则不可以不叛尔教,而存体而明用,吾犹有望于归儒焉」。
道士曰:「唯唯」。
遂书为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