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彭节斋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三九
开禧二年王师北征不利,虏乘势嵌淮环汉,拥秦窥蜀。
明年春大将吴曦挟虏以叛。
士之仕于蜀者,或舍生取义,或濡迹就事,或逃难避污,其事不必皆同,归洁其身,志于仁而已然而陷溺者亦往往有之。
惟某郡彭君挺然虐焰之中,啖之以官弗从,强之以事弗从,絷之佛舍,卒弗从也。
就戮宣抚使安公丙宣谕使吴公猎、安抚使公甲上其事于朝,曰「守节不从几及于祸」,曰「尝拒伪命忠节可嘉」,曰「守节抗叛,誓死不渝」,前后若出一口,人以为荣。
君乃以榜其居曰「节斋」,庸侈其事,而自泸以书抵眉,属余为记。
余谢之曰:「何哉
所谓节者。
忠孝臣子之分也,率吾性,素其位,慊于中而行之焉耳矣,而子独是之名乎」?
曰:「余非以是为谅也,余将识诸卧兴以自儆也」。
则又谓之曰:「圣人知人之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安焉者,终之于久而不渝然后其人可识也。
曾子固颜鲁公之死,谓义有不得不死,虽中人可勉焉。
惟历忤大奸颠跌撼顿至于七八,而始终不以死生祸福秋毫顾虑,非笃于道者不能如此
以为如是,或能勉诸暂而不能持诸久,是亦圣人察所安之意也。
不宁惟是,在我太祖时,尝议武成配享者,所升入二十有三人,所退黜二十有二人其间陶侃、李光弼不得与。
尝迹其事,陶特缓于讨贼李特稽于赴援耳,然而功名俱已蹈厉伦辈一有瑕颣,固不在所录。
节之难于始终也盖若此,矧欲学为陶、李者乎?
惟子勉之,其益求诸古人以内反诸心,毋矜焉而画也,毋挠然而辍也,毋不见知焉而措也。
人所当为,盖不止是,子懋敬之,以图厥终」。
则曰:「子之言爱我也,盍即是为记」。
乃书以授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