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高不妄字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八
兄子高斯得本名斯信故吾兄字之曰不妄,言斯之未能信则不敢妄谓自信也。
宝庆元年更名斯得,补博士弟子员
绍定二年进士甲科,授文林郎利州观察推官过我于靖。
一日从容予曰:「夫名以制义,字以配名
更名,则夫字也改诸,已乎」?
予曰:幼名冠字所以天命而视父志,由周以来,未之有改也。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诸侯大夫更名仅有二君、赵鞅,夫皆有为而然,外此则虽臣同于君亦不之避。
乃若字之有改,则又所罕见,如叔向而又云叔誉子产而又云子美,此莫可考。
虽然,考诸义而协,虽毋改焉可也
且合《乾》、《震》而为《旡妄》,《乾》之刚自外来,而为《震》之主于内,初九实当之。
其爻曰「旡妄往吉」,其象曰「旡妄之往得志也」。
夫以阳变阴,以刚立柔,以实主虚,以天用人,此纯乎天地之动,至诚不妄者也。
是惟不动,动则得其所愿,故程氏传曰:「诚之于物,无不能动,以之脩身则身正,以之治事则得其理,以之临人则人感而化,无所往而不得其志也」。
呜呼若是者,使有一毫之妄,能尔邪?
扬子云谓「处仁宅由义路,正礼服,明知烛,执信符君子不动,动斯得矣」,亦此意之推。
然而《旡妄》之繇、彖、爻、象更相发明,自一卦之号而言则往乃有妄,故曰:「旡妄之往何之矣」。
六爻之主而言,则以旡妄之道而动,故曰「往吉而得志」。
别文申义,凡以贯动静几微,发诚明分际,其示学者复性之要闳远切近不若子云之混而无别也。
斯得归,试以白其大人相与审订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