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应诏封事1234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四川省泸州市
今月十七日,进奏院印书报到端平元年正月一日御笔节文内外大小之臣悉上封事,凡朝政得失中外利病尽言无隐
臣愚不佞,自先帝龙飞策士,误叨亲擢,是恩首选
由是被遇嘉泰开禧之间,充员馆学
徒以愚不适时,首沮开边之议,忤韩侂胄,几陷大戮
先帝圣明尚令补外
暨失军亡将之后先帝亟思其言,中道追召
臣于江陵受命,辞不敢前。
侂胄既殛,又拜特招之命,且至申诏趋行
臣以养亲固辞,改畀藩节,凡十有七年。
先帝终不能忘,即元日大朝,申加聘召,浸阶通显,获事陛下于谋庙之初。
于是非不缄默苟容自同流俗,徒见妖氛祲煇,横掩日月之明,亟起而排之,自贻罪戾,投之南安
柄臣初意将寘臣必死矣,赖陛下保全改窜靖州
七年之间,幸缀馀息,以濡湛恩生还故乡,实踰分表
矧又以华职要藩,拔之散地辞不获命,感深涕零
迩者伏睹陛下亲揽万机大明黜陟,将与士大夫更始
如臣何人
亦被简记进职锡带,示之褒表,益惧无以称塞
臣尝观宣帝,汉中兴英主也,地节二年二月霍光死,史于五月后遂书亲政听事
至于枢机周密品式备具读史者莫不服威断
而臣尝考之,则纪与表异辞。
虽卒,光之子若旧,尚分据枢要
韦贤年八十一,老病尸位固自若也。
明年正月而后免,至六月霍氏之谋败,而后魏相当轴丙吉、张安世诸贤进用
然则虽以宣帝英明,而更新庶政,犹迟之一年有半。
陛下不踰旬朔,立致丕平卓出汉宣之右。
上天悔祸,以开中兴之主也;
九庙神灵耸善扶谊,祸盈推亡为国家植无疆之休也。
远方班白之老,奉戢贪御笔,听改元诏书流涕太息曰:「不图馀齿尚见太平有期也」!
况如臣者,猥被两朝不凡之遇,于此而犹不一言,臣为有负。
臣尝读书,于二帝三王之制粗知颠末,每谓始变于周末大坏于秦,不能复于汉,而再变于魏晋,尽覆于五胡之乱。
此事既久,今虽言之,未易殚数。
目前甚急者,先以祖宗典言之,大抵始变于熙宁不尽复于元祐,而大坏崇、观以后收拾炎、兴之初,浸备于乾、淳、绍熙之间,而又坏于庆元、泰、禧以后
陛下始亲政事,登吁众俊弼辅丞疑之选,言语侍从之臣,下逮百司旷然丕变,失此时不复旧典,则将日远日忘,孰为可望时乎
臣试为陛下数十年间身履目击之事,一一省记条列如后:
贴黄〕臣闻天子之位,所以有德之人所能为也。
尧亲举天下而授之舜,谁不知之?
孟子以为天与之」,「天子不能天下与人也」。
虽然孟子说则有自来矣。
伊尹太甲告归周公复成王致政
以为天下之所命,非人臣之功。
介之推辞禄,又谓天未绝晋,必将有主,天实置之。
二三子以为己力,下义其罪,上赏其奸,其词尤为明著。
是故晋悼公之讨诸大夫叔孙昭子之杀孺牛,宋文帝之讨徐傅先儒是之。
周平王戍申以取《扬水》之刺,汉文帝周勃以启袁盎之谏,汉宣帝霍光以贻严延年之劾,先儒非之。
盖人臣置君以徼利,非国之福,亦非家之福也。
是以人君知天命之在我者,惟义是制,不以私恩,盖防微杜渐之意寓焉。
陛下今日盛举,既能以公灭私,尚虑姑息浮言或得以私害公,敢昧死缕缕言之。
一曰复三旧典,以重六卿
国朝沿唐旧制分置三省中书取旨,门下审覆尚书施行
内降文书四方章奏,至门下中书省者,率送尚书省
尚书六曹六曹付诸案。
关会节目既备,则以上尚书省,送中书取旨。
得旨,又以送门下省审覆,迨其画可然后翻录,下尚书省尚书复下六曹施行
三省体统大抵若此
若谓其迂回,则如元祐以后中书、门下一可也。
而熙宁宰相王安石,乃特置中书检正,以分三省官属之权,至元丰又以左右司代之。
是端一开,凡权在大臣,则宰掾遂为窃弄威柄之地。
不知熙丰以前未始有是。
中书之属曰舍人门下之属曰给事中尚书之属曰尚书侍郎
二十四司三省皆有属也。
所谓勘当指定,乃六卿职分岂必尽述熙、丰大臣之意,皆付宰掾,以专其事,为宰相窃权固位计也?
韩侂胄盗权之始,犹分其责于宰丞,侂胄不过日中宣押入内密赞万机三省六曹统体未尽废也。
侂胄平章军国然后二府属官益重,而六曹长贰益轻。
然是时方开边,事有期程侂胄久而厌之,则令六曹凡遇勘当,即据事指定不得辄称取听朝指挥
中书之务,由是稍清。
嘉定以来,虑其权之分于六曹也,每事必付检正都司,而宰掾之权又重。
文书至省,必分入检正都司,拟一呈字。
宰相命之拟,则检正都司云合不合送部勘当或且候。
若合字得笔然后别拟送部。
中据勘当上省,则检正都司之拟如前,而易勘当指定
中据指定,则检正都司又云再送部,有无似此的然例或虽令指定不敢明白
盖开两端以听所择,则事或可行;
一说以必其从,则反以坏事
是以近者累月,远者一二年,大抵多为迂回故作沮难,实以为上下市恩官吏受贿之地。
而况检正中书、门下省之属,都司则尚书省之属,而今混为一区,宁复有可否者乎?
有事机速,则上不伺奏禀,下不俟勘当,而有云尚先行者矣。
所谓奉圣旨依,奉圣不允,有未尝将上,先出省劄者矣;
有豫取空头省劄执政皆先佥押,纳之相府,而临期书填者矣;
有疾病所挠,书押真伪不可得而必者矣。
呜呼宇宙大物也,非一人所能控抟,虽尧舜犹舍己以从众,虽皋夔稷契犹举贤而逊能。
而后世庸贪之相,何等才分
乃欲深居独运,以机务之夥而付之二三阿谀顺指之人。
王安石倡之,章惇蔡京秦桧、韩侂胄效之,至近世益甚
天启太平之运,此弊首当更张
臣在远外不及尽知,惟虑检正都司之笔,迂回缭绕之弊,相承已久,目前若未甚害。
不知都司重而六曹轻,乃历朝权臣窃柄大端
陛下明辨而速正之
贴黄宰旅宰士之名,其来虽久,而职任甚轻。
熙、丰以后检正分察诸房都司分治六官,而事权始尊。
至于近世都司逢迎宰相与闻机事而外与制总诸司、沿边将帅相赂以利,其权任反出执政台谏上。
先是侂胄时,两省之属犹有所不敢为。
今乃于执政从官之中突出此项,以小臣而与大政事体不顺
事始于熙丰之误,而人不察
伏乞睿照。
二曰复二府旧典,以集众思
国朝仿唐旧制三省密院分职授任,各班奏事,事有大者始得同进
故有中书进拟,有密院进拟,有三省进拟三省密院进拟
为目若繁,为虑实远,将使权一而任专,各得以自靖自献也。
不宁惟是,二府奏事之后,或别奏他事或时有留对,则又听非时扣阁,或御资政殿,或御迎阳门,或开天章阁,皆出于进拟奏陈之外
大抵三省不嫌异论二府不嫌独对故有同视一事,而东西府各为一说者,载在史册不可胜数
盖以大臣之位非他比也,天子所与天位治天职,而皋夔稷契伊傅周召之臣,赞襄帝王,以继天立极即是位也。
今乃好臣所教,茍用可制,使之群趋旅进宛舌同声,渥鼎之形,包否之羞,以腼颜众庶之右,为人主亦安用若人哉?
柄国者之说,不过分班奏事,或得以阴售其私。
韩缜尝以中书进拟而私姻戚曾布尝以宥府独奏事而挤宰臣,使其同进,必无异论。
是说也,固柄臣之所便。
然惟当择君子信任不当小人猜防也。
和同比周,正君子小人之辨。
若皆君子,虽异论同心
若皆小人,虽同词而异意
是以祖宗盛时宰执多至八九人,少亦不下六七,更相可否不为茍同。
中兴省官,犹至五六。
秦桧专国,则两府之贰各一。
庆元初侂胄尝欲自为枢密,或告以事权不专,反不若辞名居实,则无不统。
久之,监惠民药局允中迎合风指,引王旦、吕夷简文彦故事,建平章军国事之策,执政哗然不平,此议中辍
后数年卒行之。
然是二府宰相,有执政官也。
嘉定而后,以相兼枢,又合而为一
夫以相兼枢,盖富弼所谓边事系国安危不当专委枢密,此犹有说。
执政若皆兼佐二府,则更无分班者矣。
何以参稽众论,各效己见乎?
更惟陛下众建而审图之。
三曰复都堂旧典,以重省府
国朝盛时,以尚书外省,受四方讼牒
政事堂禁中,为宰执会之地。
凡有司之公见府史之呈书,率合堂同席佥议众决。
日下画数刻,鸣钟会食,排马归第
百年之间,未建私第,犹僦民居往往距城回远
则出省之后,吏持文书走诸第,率多稽迟,或至漏泄
神宗皇帝病其若此度地于关之西南,为东西二府四位,将以严谨事机也。
然而连墙接畛,謦咳相闻,则怙权营私之相,多谓不便
是以偃然私第不恤同列蔡京以来相承皆尔。
南渡草创三省密院合为一所宰执会议日至三四。
吕颐浩常居私閤治事,人已议之。
其后虽建诸府,而秦桧自居望仙桥私第
韩侂胄万寿观使窃弄威权,事多牵制
平章后,三日一入堂,盖亦知私第领事之为不安也
宣押赴堂之明日,非入堂日分,吏抱文书以俟于私第
宰执始至堂,无门焉者,陈自强误加何问从者答曰:「吏至太师府呈押文书」。
自强怃然以觉,摇手呿口曰:「勿言勿言」。
先是未有一日不入堂一吏不住省者,当时宰执创见也。
乃自近岁养疴不出,视为常事
嘉定间数以称疾在告,犹不过数月。
而五六年间,威势已成,遂至决事房闼操权床笫,人莫知其存亡
吁,四海之内,能言之类至众也,而使拱手听命冥漠之中,其上无人主旁无同列,下无百官士民,此安石、京、侂胄之所不敢,亦已甚矣!
今圣化更新已事不待论,重惟旧若此,惟陛下深鉴力持之。
贴黄〕秦私第以为德寿宫,臣不及见。
臣犹见韩侂胄鼎贵时,以天庆观朝士候谒商贿之地,有三五日不得见者。
至于近世,则道旁之庵寮实为候谒之地,四明大慈寺实为取财之媒,故士稍知廉耻者决不肯造乎其间
君臣论道之初,首鉴此弊,若真意实德,持之悠久,则宗社生灵之福也。
四曰复侍从旧典,以求忠告
国朝侍从之官,自大观文待制非一职也。
而责之论思献纳,其意则同。
给事、中封駮已行之令中丞谏议以言为官,此不待论。
翰林学士六曹长贰虽非言责,亦未尝不因事献言也。
熙宁诏书,责从臣不言
司马光副枢,亦曰侍从之臣于事无不可言
是以储副正宫闱,议濮园,争新法,辨河防,论边事莫非侍从之臣廷辩而众决。
南渡以后,此风未泯也。
绍兴虏使之来,张焘、晏复、魏矼、张九成、曾开、李弥逊、梁汝嘉、楼炤、苏符、萧振,皆以侍从争之。
于是自副、同签以至郎中察院馆职枢属论奏踵至
兴、隆乾道间,用龙大渊、曾觌,如周必大张震、龚茂良诸贤,皆有论列
孝皇始虽不纳,卒以陈俊卿一言逐之。
乾道张说张栻侍讲上疏范成大西掖封还词头周必大翰苑不草答诏,莫齐在后省不书录黄至于台谏交章争之。
韩侂胄之始,罗点、楼钥、徐谊、彭龟年、林大中、章颖、邓驲诸贤,皆以近臣首婴其锋。
国子祭酒李祥、博士杨简、太府事丞吕祖俭下逮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凡六士,及吕祖泰等,皆群起而攻之。
于是宰执从官以下中外得罪者,不下五十馀人
乾淳馀泽之未泯,其功盖如此
庆元二年以后士气顿索,习成喑哑
一日侂胄唱为开边之议,惟徐邦宪处州召还,力陈弥兵朝奏暮黜
台官徐楠从而抨之,执政钱象祖继以议论信州居住,此皆臣所目击
臣虽不足数,亦尝有言二臣之先。
呜呼,国之大事而此三人之外,更无一人言者
是时上距庆元之初曾不十年,而为权燄所挫,消铄骫骳一至于此
其后降诏出师事大责重,侂胄虑谤之归己也,因李壁之请,令侍从台谏三衙、沿边帅臣各以己见条具
自此一下,诸臣不容依违然后手足呈露显然附和
不谓然者,乃出于人所不料之常任士气益可想见
嘉定以来号为更化,不此之监,抑又甚焉。
至使士大夫嘲侮,有谓侍从之臣无论思而有献纳献纳云者,讥其以货取也,臣实耻之。
大明丽天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亲近之臣,必不踵承陋习,惟陛下明儆而开导之。
五曰复经筵旧典,以熙圣学
国朝经筵之制,虽启于国初,而岁增月益,至中叶益备
资望之当入,如晏殊、富弼、孙奭、范镇、李淑、宋祁欧阳修司马光吕公著、刘敞、苏轼之俦,此不待赘赞,亦未容殚举。
此外有当世名儒而身隐秩卑,则不问其资历,必师席以处之,不惮其难致,必尽礼延之
吕希哲司马康、杨时自小官而说书
范祖禹张栻朱熹,由庶僚侍讲
程颢、尹焞,则又以布衣特命
大抵天下第一人物不在兹选。
然而人主有时而不自为政,则宰相率以素所亲狎而信任者充其数,盖虑讲官多陈古谊,则必非时政;
人主知经史,则必疏小人
此殆与仇士良固宠之谋如出一轨
不知此等职事,非尝从事学者,何可强而能?
且《易》之书,辞变象乃其纲领,繇彖爻象之辞,画为爻位虚之别,互反龙飞,乘承比应之例,亦安可不知
一有不知,则义理阙焉
《书》以明帝王经世之规,《诗》以观王废兴之由,《礼》以识世道污隆之变,《春秋》以别王伯义利之分,自非亲师取友强学审问明辨力行之人,曷称兹选?
而况精神气貌感发威仪文辞之著见,于观摩丽习之间,有薰陶渐渍之益。
此岂谀闻单见之士所能辨此?
其如祖宗故事先贤出处,较之六经之学已云易知。
然而一事而异载,一人而多者,若无博见多识之功,亦非仓卒可通。
乃自数十年来,是官也夫人而可为。
陛下天资高明,试以十年所用者,人人而思之,必有以见其学之浅深,人之邪正
必知是人平居何人,今乃在、弼、修、光、颐、焞、熹、栻之选,则其玩岁愒日,徒为具文以误陛下讲学之功者,从可知矣。
陛下舍其旧而新是图,朝夕所与讲诵者,必极一时之选,更惟博访明辨之。
贴黄〕臣昔岁闻之道路陛下听政之暇,时以词翰自娱
词翰非圣贤之学也。
然在今能为二汉以前词章,能知魏晋以前字法者,亦无几人,况其大者乎!
所谓大者,必知圣贤相传何事,朝夕所讲者何学,自修身齐家、涖朝政官、分土授田、建学制赋,其规模制度,视秦汉以来率意更张之事,精粗详略何如
既有以见乎此矣,又必审问精细明辨笃行如生其时,立乎其位,以与圣贤周旋,则持之不怠尧舜不难至也。
若徒分章析句,为诵说词章之资,则年盛气强,尤可勉而能。
迨其久也,志不能帅气,则志亦随其气而靡,此最为讲学之要。
愚臣出位儳言,仰乞睿照。
六曰复台谏旧典,以公黜陟
国朝台谏官之制,平居未尝相见论事不相为谋,虽于长官,亦无关白
台臣论事谏官不以为然
谏官论事,而台臣以不言罢者,时时有之。
至靖康间李光、冯澥之争,犹存此意。
中兴以来台谏官所居,别为六宅,而合为一门得以邻墙往来大戾故典
先朝台谏所以未尝交接者,欲其各尽己见不相为谋
秦桧专政台谏除授,悉由密启,风之以弹击执政而补其处,总号台谏职分无别,故显为朋比,而人不以为异。
淳、绍间,虽间有一二人,如胡晋臣南榻刘光祖殿中,皆尝排谏官而去之。
旧典久湮士大夫反相惊怪
侂胄踵秦之辙,如出一轨
先帝初政吴猎刘德秀同入台,一薰一莸,命自中出,人已知事势之异。
重以韩氏日盛,接助德秀同时善类一网打尽
由是台谏皆用私人,或明示风指,或迎合时意公论拂郁朝纲纷扰
先帝旋亦悔悟,凡前日废逐之人,至泰、禧之间而尚存者,以次收用
于是道学之论息,而恢复兴。
是时以臣所见,虽曰观望权臣而未至呈藁也,有关目前利害者风之,内之百执事,外之监司守臣不尽与闻也。
侂胄之殛,号曰更化,而犹存旧台二人黄畴若、叶时旦各因其官而进之,使之攻韩党以赎过,人固已疑更化之为具文
其后除授台谏必先请见,饷以酒肴
论事之时,又以尺简往复,先缴全稿,是则听之,否则易之。
次序官职崇卑挨排日分先后,兑易更换率至月末,风者不以为怪,论者不以为耻
其后也,台谏语人必曰:「近来文字皆是府第付出」。
始疑之,一日李知孝为臣言曰:「昨所论洪咨夔、胡梦昱,乃府第付出全文」。
审如诸人之言,则又出于呈稿之外
故人台谏鹰犬不若,盖鹰犬之博鸟兽乃其性然,非以求悦于人也,而台谏徇人忘己,则非性之所安,何鹰犬之可拟乎?
亲政之初,亲擢台谏一扫旧习天下莫不延颈以望太平
臣愿陛下笃信力行之。
贴黄〕臣每见四十年间,台谏罢去他迁之后贪污狼籍之状,人人能言之,朝廷明知之。
而其一时私意所论之事,所劾之人,省曹百司尚守之不移
夫既鹰犬不若,而尚以其言纷更典章摧抑善类,久而不复,盖害政大者
欲乞断自圣意,将四十年间轻改之事,误废之人,委官置局,抽索前后奏牍从公讨论,速与改正
给事封駮不当,及监司帅守其人不足倚仗者,并合一体讨论改正施行
贴黄〕臣每见邸报内台文字泛称臣僚
臣妄谓合照先期旧例,各出台姓名庶几播之四方,书之史册善恶邪正,各有所归然后言者莫敢妄言伏乞睿照施行
七曰复制诰旧典,以谨命令
国朝尚仿前代制诰之选,名号纷纷不可殚述
大抵内制之臣,自大诏令外国书许令进草之外,凡册拜之事,召入面谕有当奏禀,则君臣之间更相可否,旋为增损,以合旧制
乘舆行幸,则侍从以备顾问有请则不隔班,有奏则事用榜子关白三省密院,则合用咨报不名
所以号曰内相者,得与人主上古今宣猷出令,其重盖如此
外制之臣分治六房掌行命令,随房当制
凡事失当得以论奏封駮
每旦诣省,即紫微阁草制,俟宰执出堂,始得下直
刘敞尝得追封皇子公主九人词头,当宰执将出堂之时,立马却坐一挥九制
非以矜能衒敏也,故事百官除授未有不受而后供职
追命赠禭之制,亦不踰日也。
中兴多故,始有不候受告,先次供职之命。
因循日久习为故常大失命官初意
迨四十年来,则事日益异,而其大要内制失之先,外制之后,凡皆牵制柄臣,而不得施其为。
内制朝廷将有除拜,必择其可以使者而后用之。
王德谦、苏师旦节钺之除,当制之臣皆于未兼直前先禀风指,未宣锁前先呈制草
其馀制诰莫不然
至于近岁,又非前比往往学士各为一制,或宰相涂改,取其一为宣布,裁其一为答诏相承既久,而人不为异。
内制失之先也。
其为外制者,既得词头,旋营假手
所见于泰、禧者,犹有五日十日之限。
至于近岁愆期已甚
在迩列,犹至半月兼旬而后受告。
外之监司帅守,则有已及一考,而犹带新除者。
呜呼王言惟作命,一词之出,雷厉风飞
纪纲之悠系,而可以牵制拘挛,视为文具乎?
虽然,此犹以代言之事责之。
内制不时请对夜直宣召外制駮正除授封还词头非夫刚大之气,负渊源学者不能居此,今亦夫人能为之矣。
今圣化重新,此亦更张之要者,惟陛下亲擢而举行之。
八曰复听旧典,以通下情
祖宗盛时受朝决事,或至日午。
其有奏事已久,馀班不能悉引,则命太官殿庐赐食,或辅臣未退,亦赐食殿门食已再坐,复引馀班。
仁宗之初,群臣引对至十九班而未厌。
其后前殿奏事不过五班,仍诏辰时以前常留一班,以待御史谏官请对者。
累朝相承,率用此道
所谓宰辅宣召侍从论思经筵留身翰苑夜对,二史直前,群臣召归,百官转对轮对监司帅守见辞,三馆封章小臣特引,臣民扣匦,太学生伏阙外臣附驿京局马递铺,盖无一日而不可对,无一人不可言所以同人心而观己德,共天命而敕时几也。
秦、韩柄国,视神气如奁箧中物,占吝把握,惟惧人之有言
日引二班,犹多隔下,每朝奏对,率盖辰初。
号为近侍之官未尝侍宴閒,从容献纳,欲陈己见,先白閤门
虽以经筵讲读之官,犹先期有无奏事
二史听直前,亦关閤门,乃敢进对
其在二班之数者,则又姑为具文,以求茍免。
职事官或当轮对,非以迁除为辞,必以托疾在告
所谓脩德所谓讲学,此古者大臣格君之要义,今更相告语曰:「第言脩德讲学,则号为正大实无于时政;
第攻上身,则外示讦直实无忤于时宰」。
呜呼士气之坏,一至于此
惟有太学诸生伏阙登闻鼓院受书,犹得以自献。
数十年间两学之士或削籍远窜,或真决械遣,或羁之岭外,或毙之途中,或付之不报,或中以他事由是竞相惩创久郁不伸。
鼓院虽设匦,而不问几事,必诘所言。
又至擅发奏之封,以审其实,必不涉谤讪,乃与投进。
或拒之不听,则批之曰「不受」。
此何理也?
幸而得达,犹虽旬日以待处分,若得放罪之命,则大喜过望
其或押回本贯某州听读,编窜他州,皆未可知也。
陛下亲政之初,导人使谏,乃当务至急者。
乞断自圣意检举施行之。
贴黄〕臣窃见集议之制,所以合众知,尽下情
自周以来,最为良法
乃自近岁,禀听宰相风指,立为一说
衣冠虽集于台省,而未闻反覆辩论更相是非,率是决于一夫之手,使吏钳纸书名而去。
此一当复还旧典,以一洗具文之陋,伏乞睿照。
九曰复三衙旧典,以强本朝
国朝三衙之制,自艺祖开基监观前代,择腹心之臣以掌禁旅为数凡十馀万,所以强干弱支,藩王室,重京师要道也。
中叶以降,习为骄惰,至崇、观滋甚
高俅以恩被遇,则纪律尽弛,仅存三万人
靖康之祸,京师削弱夷狄凭陵,盖基于此
中兴以来,首监前辙,既严其选,又谨所操。
艰难多故之时,而辛企宗、王𤫉之骄蹇不废典刑
孝宗初,殿帅王琪奉使两淮,荐和州教授刘甄夫
孝宗将召之,刘、王炎时在枢府,呼吏作头引,追至都堂责励状。
既而瞷知淮上矫制修城宰相陈俊卿必欲寘之死,帝虽全宥竟坐此鑴罢。
乃知先朝之待三衙,其严如此
韩侂胄未遇率从吴曦假贷,或又因之以进,假殿帅以酬私恩
请将西帅侂胄不敢违。
既又以郭倪、郭杲继之,无非庸駮之人。
嘉定以来,所当尽鉴其弊。
而或资浅望轻,或以受恩深厚者为之。
夏震倚之以济国事犹可言也。
彭辂刘琸以故相生日之馈入都,会相以母忧去,敏于转移,易为赙赠
吊问既速,赙赠亦厚,矫词,直谓遣令听役受事于是步随故相,往来山中,供土木之功。
之领岩卫,之为将帅,实基于此
至于偾军之冯榯,则物论莫不惊怪
奴才又下于,但能刻剥将士,以供苞苴岁时馈献各有常,知有冰山可依耳,不恤其他
郁攸事虐,皇皇宰相私第之是救,虽宗庙朝廷,恝乎其不恤也。
大抵庆元以来所用,皆报私恩,固权势
嘉定以来所用,皆以供厮役,征贿赂,甚失祖宗居重御轻之意。
今圣化更新,必已用当其才,更惟谨之重之。
贴黄〕臣近见邸报,冯榯靖州安置
得罪宗庙,不肆之市朝不籍赀产已为佚罚
靖州者,虽曰陋邦,实号乐土
且靖之字义,为谋为治,有自靖自献之意。
谓如榯者当投之广南远恶之地,不当以污此土,伏乞睿照。
十曰复制阃旧典,以出私意
国初首创唐末五代之弊,以牧守藩镇,以诗书干戈
百年之间,虽间有疆埸之虞,而绝无萧墙之患。
则以国势虽弱,而民心不摇,盖圣祖神宗,立纲常,厚伦理,以端本澄源于上,先正大老别贤佞,明义利,以植经陈纪于下,不聚歛以拔根本,不黩武以启戎奸。
立国之规若此,其形虽弱,其本则强。
然而柄臣窥见罅隙,必挟和战二字以为招权固位之计。
王安石得政,首以富国强兵自任于是旁通簿以悦上意,分三司使权以归朝廷
府库既充,遣其丑类南征西伐劳人费财,以奉空虚之地,张皇捷音掩匿败报,以欺人主
卒之丧师失律震惊乘舆
章惇蔡京、王黼、童贯循袭故智结怨西北
卒之弃信背盟,以开狄难,渡江航海,久而后定。
秦桧身履其事,则又乘高皇厌兵两宫念归,遂又割地奉雠,为邀挟国家良图
十有八年之间,操持人主芟夷善类得以全躯牖下
韩侂胄既盗威柄出入禁中,自恭淑皇后上仙,虑其不能以久,则又为开边之说以自固
连年遣使,率以同己者为之,皆谓金鞑相持遗黎内附,若乘机进取可以复故疆。
盛夏兴师,仅至符离二将以田俊迈啖虏而反。
侂胄乃欲歛兵遣使,则已不可得
迨郭倬授首郭倪离心,皇黼斌、李奕、李爽败衄相继吴曦畏死,附虏为乱,乃速议讲解,则万里边面,莽为丘虚,而侂胄不能以保首领矣。
史弥远密赞先帝,正侂胄开边之罪而代其位,其说不得不出于和。
然而中原溃裂,和未能久,而山东河北关陕之人归疆请吏无岁无之
其在襄阳、蜀口者,号曰约而实杀之。
山东之民蜂屯蚁聚,势不可却于是不得已而纳之。
纳之则当思以处之,顾乃听其自为去来于我土地,听其咨行剽劫于我疆垂
郑损制阃,而李全却之,改畀诸国,又杀之。
乃使徐晞稷、姚翀诸人逢迎奉事之,至于不可忍,然后刘琸图之。
图之不得,而衅隙日开,至于盐城之难,可谓极矣。
相尚掩遏调护,或咎其昏闇,或讥其畏怯
臣以西事观之,则不过为固位计耳。
董居谊帅蜀,专倚王大才守护西边
大才重贻虏帅,而大言中朝外梱,保无边患。
一旦乘虚深入大才忧惧而死。
居谊仓皇度剑,尚守密院风指显然下令,有不得追袭过界之文。
于是可以攻我,而我不可以袭虏。
外三关既失,藩篱决坏,外讧内猘,不得已而用安丙、崔与之
虽或死或病,皆不能久,然二人固非谄事宰相者也。
郑损、李所不欲,乃敢命帅蜀,谕令降附,弃险要蹙地百里以图茍安。
如渊固守其说,虏将大赤辈已纵骑焚掠出没吾地,而虏使速不罕方以议和留兴赵原。
我使王良能、李大举方以报聘凤翔府制司方以牛羊犒师,督兴元帅。
人心既愤,鞑骑横行十七州,生灵死者不知其几千万。
赖天悔祸,虏自引去
莫不如渊之闇,而不知弥远实使之。
呜呼,推董居谊、郑诸人所以蔽蒙掩遏西边之意,则三边之事盖可类推,而弥远患失之心,路人所共知矣。
皇明洞照,固已不待臣言,更惟陛下深明祸本豫图之。
贴黄〕自故相钳制中外,事无大小,或用私书,或用申状,惟不得奏闻
四方有败,无由上达
许奕尝奏边事张方尝上封章,皆被台谏论列
如此等类,尚多有之。
欲乞睿旨今后事关边防四方水旱盗贼,许令监司帅守皆得论奏,径达圣聪,以防壅蔽海内幸甚
右件十事,臣既先引旧典,次陈时弊,为陛下一熟数于前,而臣之意犹有未尽者,请终言之。
臣每惟国朝极盛之时,莫过于元祐。
曩者陛下即位之初,臣尝以元祐元年一时人物之盛,为陛下言之。
是时宰相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政府吕大防、韩维、刘挚、范纯仁台谏苏辙、孙宽、梁焘、范祖禹、鲜于侁、朱光庭、傅尧俞、吕陶,翰苑苏轼词掖范百禄、曾肇、刘攽、苏辙经筵讲读官傅尧俞、韩维、范祖禹、赵彦若,说书程颐
元年例之,盖二年以后大抵皆然,臣不复悉数
开陈至此陛下玉音宣谕云:「元祐人才如此」。
臣思面奏,此今日用人之法,盖因用一司马光为相,便有如许人才引类而至。
且未闻其他只如苏轼翰苑程颐经筵如此等类断断不可易。
陛下再三颔之。
臣谓陛下闻之,必以此求才准的矣。
大臣不能将顺圣意类多私昵之人,无一满人意者。
不复一一枚举以陈,陛下试取即位以来亲近之臣,视其官以量其才,自司马以下人人而比之,其强弱才否之相当者有几,则亦可以推见用事之臣不以光之所以事君者事君,其为侮慢不敬莫甚焉。
贴黄本朝之治以哲宗皇帝元祐称首然始清明不过数年,调亭之说入,已非前日之元祐。
至九年前功尽废矣。
徽宗皇帝之初登用群贤,如任伯雨、陈瓘、龚夬、邹浩、江公望等,凡十有三人,列之要路
伯雨一人,而半年之间论事一百八疏,馀人可知
元凶钜恶如章惇、蔡卞诸人,悉疏其恶而窜徙之,天下以为仁宗,此徽宗初志也。
邓洵武《爱莫助之》之图进,曾不一年,召蔡京为相,尽反前事,旦异晡改,以极于乱。
嘉定号为更化,然自元年十月以后,召用之人才未尽至,故相以忧去。
台谏贤者之皆至,则故不得夺情也,于是扫除异论,示明意向,故诸贤有至近畿而反者。
陛下初政之美,亦仅及半年而变。
天下之理,茍非本以纯忱,而徒为具文美之尚,未有能久者。
此皆今日之所当鉴,伏乞睿照。
虽然,臣于此不能自已言者更为陛下索陈之。
哲宗皇帝元丰八年之春至元祐九年之夏改元绍圣,凡静观十年而后亲政
前所举元祐人才之盛,其实宣仁圣烈皇后之为也。
其自改元而后,则反不逮前。
是时范祖禹固尝有言曰:「方今亲政,乃宋室隆替之本,社稷安危之基,天下治乱之端,生民休戚之始,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天命人心去就离合之时也」。
臣尝即是言以求之,呜呼祖禹其神于知几者乎!
绍圣亲政之后首相章惇,继以李清臣、邓温伯、蔡卞、曾布登二府,而司马光吕公以下诸贤,世所谓君子也,死者追责,生者贬窜
明年昭怀皇后自美进封婕妤,又明年而隆祐皇后中宫退居瑶华
于是熙、丰政事尽复,元祐之党人皆黜,是非易位纷纷累年,卒启夷狄华之祸。
自今考其致祸之因,则实基于宫闱不正
方元祐极盛之日,昭怀以色被遇
然以宣仁临之于上,众君子持之于下,未敢肆也。
封求乳媪之事正论哗然攻之。
群贤何所于此
不过为哲庙正本原,保主命之计。
而不此之察,内怀不平一旦始临万机邪臣遂得乘隙以陷诸贤。
人主听之,宫闱主之,而前日正人端士,六七年间无一存者。
乃知入无法家拂士独居宫庭屋漏之间,实为治乱安危之候。
祖禹之言,诚有以见乎此矣。
方今宫掖事秘,臣在万里外,无由知之。
第以绍圣亲政观之,诚见夫古今治乱未有不由家道之正否;
陛下外庭易月之制,宫中三年之丧,以丧制未除,必非酣酒娱色之时。
然臣之过忧,将恐深居穆清独揽威柄君臣势隔,中外情疏,脱有凭恩宠揣摩意向假托声势者,陛下焉得而察之?
除丧之后便嬖使令之人狎习虞侍,所忧又不止今日
夫权不移大臣,固宗社之幸;
万一移于宫掖,移于阉寺,移于嬖幸,移于姻戚,则当是时也,反不若权在大臣之犹出于一也。
更愿陛下反覆究图,毋使绍圣之易治为乱见于他日建中靖国之弃贤用奸见于目前,以隳十年静养之功,以孤四海听诏之望,实社稷灵长之幸。
干冒天威下情无任震惧俟谴之至!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贴黄往岁臣尝以狂瞽野言告于陛下不谓诸臣继亦有言,凡皆出于爱君忧国同然,非可以强合者。
当时言者朱端常、莫泽、李知孝、梁成大诸人,乃以此君臣之合,疏骨肉之亲。
臣虽独遭重谴,不复自辨,以羞当世之士。
臣今幸而生返,尚不知惩创,欲为陛下终言之。
又虑人心所同,一开其端,言者不已,益重臣过。
故臣不敢复言,惟望陛下检照前后臣寮文字,断自圣心,凡敢于忤权臣而纳君于无过者,此忠于事陛下者也;
凡巧于事权臣而不以仁义告君者,此不忠陛下者也。
知忠于事陛下而取谴逐为是,则当思其言而行之;
知巧事权臣而茍富贵为非,则当咎其言而反之
伏乞睿照。
贴黄〕臣既书此奏,未遣行间,伏闻四川制置已除赵彦呐兴元置司,兼闻利路郡守已有堂差者。
契勘利州一路前年残破之郡溃军出没,残寇往来城郭人民,十无一二,虽隶王土,徒存郡名。
意外有司不尽以闻,陛下误谓边郡悉已按堵如故以致前项除授一如平世,故守臣尚拘资格制帅乃在极边多事之时,疑不若此
照得授钺制阃,所当专属,若分职授事,委寄不专,必多牵制,有妨缓急
进退人才之权而操于副司,亦非事体所宜
欲乞圣慈更谕大臣,申加裁度施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