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入圣域而不优论 宋 · 林駉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八、《论学绳尺》卷五
圣之盛者,难乎其继也。
苟得斯道之传者,皆圣人也,而或继之难,何哉
寥寥百载之间,而获睹一圣人之兴,则世率以为希阔之遇,而未暇求全
今而二三圣人相因而起,作于前日,既尽善尽美无复馀憾,则为之后者,犹莫难乎其继之也。
况复世变之自简而入烦,天下之自无事而日以多事后圣人之心已不能以游乎前圣人之天,则其可以优劣之辨乎!
此则禹之得为未优者也。
盖世唐虞,禹得以圣人之称,惟尧、舜为圣之盛,则禹之圣亦难乎其为言矣。
是知禹之所以为未优,而非诚有所未优于圣者
贾捐之之言曰,禹入圣域而不优,请以是论之。
昔之为道统之论者,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又曰三圣相授一道,则禹之于尧、舜若是班矣,今而于禹而有未优之论,何耶?
以禹而犹未优于圣,则尧、舜未可谓之圣耳。
吁,亦孰知夫禹之所以为未优者,正以尧、舜为之先欤!
古之作书者,尧曰稽古,舜曰稽古,禹亦曰稽古是则尧、舜、禹之所以同也。
然尧以典名,舜以典名,禹独以谟称,是又尧、舜、禹之所以异也。
世之论者类以为风气始开,此帝降而王之别,然岂知天下之事已备而犹有未备者,则或可以措其力;
尽美而又尽善者,则无所容其功。
尧、舜之时,法度则章矣,礼乐则著矣,论其功则巍乎无能名矣,言其德则甚盛蔑以加矣。
藉使尧、舜之后而复以尧、舜继之,已难于复盛,而况于禹乎?
孔子称尧曰大哉,而称舜曰君哉,知君哉之舜已不能并大哉之尧,则禹之为圣,其得未优之名固宜也。
世变之浸以不古,人情之渐以不美,尧、舜之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而禹之民各自以为心,泣辜之叹,禹亦自知其不唐虞若也。
故其胼手胝足,其视垂衣拱手而天下治者为孰优?
誓师振旅,其视不战而屈人兵者为孰优?
击壤之老不知帝力康衢之童不识顺则,其视六府三事得以歌其功者为孰优?
吁,尧、舜之圣其天也,若禹则其犹人矣乎
尧、舜则禹为蔑加之圣可也
惟夫尧作于前,舜述于后,至矣尽矣不可以复加矣,则为禹者亦难乎其继之也。
崛起寻常之中,则虽庸才足以自见
而袭箕裘世业之传,一事少坠先人训,则其事有异于它人
太甲贤君也,以其继成汤则不能以逃不明之讥;
成王圣子也,以文、武为之先,则亦见谓中才焉。
使禹尧、舜百年而后生,则有惭之未尽善之武,皆不失为圣人,孰谓禹而不优于圣邪!
大抵世无孔子,则颜子不当弟子之列,时有周公,则召公仅可谓之大贤绝无仅有,则有者始足称,层见而叠出,是所以来未优之论也。
不然,则孟、荀之才其视大禹何如哉?
后之论者犹曰优入圣域,曾谓大禹而不孟、荀若也!
时当战国,则虽孟、荀可为优入圣域,世处唐虞,则以大禹入圣域而不优。
善观圣人者,亦当先其时可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