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皇帝论赵汝愚无罪乞窜李沐庆元元年四月 宋 · 杨宏中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七、《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四、《宋史》卷四五五《杨宏中传》
臣闻自古国家祸乱之由,初非一道,而小人中伤君子,其祸尤惨。
君子登庸杜绝邪枉,要其处心实在爱君忧国
群小得志仇视正人,必欲尽去其朋类然后可以肆行无忌于是人主孤立社稷危矣
党锢毙汉,朋党乱唐,大率由此
元祐以后邪正交攻,卒成靖康之变。
我宋不竞贻祸至今,此臣子不忍言陛下所不忍闻也。
臣窃见近者谏官李沐论前相赵汝愚所为乖戾随即罢去
若虑陛下父子之际,怀不自安,故黜汝愚谢天下,亦未为过。
如沐所言,则以为汝愚自居同姓,数谈梦兆专政擅权欺君植党,殆将不利陛下
以此加诋,其实不然
汝愚之去,中外咨愤,而言者以为父老欢呼
蒙蔽天听一至于此
章颖发于中,激力辨其非,即遭斥逐
既而祭酒李祥、博士杨简相继抗论毅然求去。
沉静自守简之耿介不阿,决非有所利而言者
人心天理不可厚诬善类皇皇,莫知所据。
言者务求己胜,沮抑公论窥伺间隙迟回不敢发;
一旦补外之命,恶其与扶植正论洁身而去,极力挤排同日报罢
六馆之士拂膺愤怨涕泣而相告曰:「当异论诪张群情畏缩之际,随声雷同固宠缄默谁肯奋身权要别白是非凛凛不屈
使二人者苟有一毫为己之私,岂肯自附于已去宰相,而犯虎豹九关之怒哉」!
李沐自知邪正不两立而公论之不直于己,乃欲尽覆正人以便其私,必托朋党以罔陛下之听。
臣谓二人之去若未足惜,殆恐君子小人消长之机于此一判,则靖康已然之验,何堪再见于今日耶!
陛下厉精之初,发推刚德方将三纲以维人心持公以定国是,遽听奸回,概疑善类,此臣等之所未谕也。
臣等尝摭之佥言李沐本以庸才猥厕朝列举动轻疏而无老成之定虑,趋操凡陋而有阿附邪心,骤躐谏垣物论不与
况敢诬蔑大臣堙塞公道,而陛下之如流,略不知察。
道路哗然以为李沐内结权倖,阴有指授率尔肆言全无忌惮庙堂屏息不敢异议天下扼腕,气将奚伸?
气焰足以熏灼朝路撼摇国势
陛下若不亟悟,渐成孤立,后虽悔之,亦无及矣。
陛下不念去岁之事乎?
人情惊疑,变在朝夕,当是时,假非汝愚出死力定大议,使陛下得以成寿康皇帝揖逊之志,行孝宗皇帝未举之丧,虽百李沐罔知攸济。
当国多难汝愚方位枢府本兵柄,指挥操纵何向不可
尚不于此为利,今朝廷清明上下安妥,乃有异志乎?
李沐辄以危言悚胁陛下,巧于中伤君子立威取名情状败露
李祥、杨职任师儒,每以名节激厉学校出位而言,实勇于义。
学力之充,思虑之深,举世󲦤绅,心所愧服士类闻风莫不兴起,顾以谗言去之,岂不士气而失士心乎?
陛下汉唐之祸,惩靖康之变,精加宸虑,特奋睿断
汝愚忠勤,察、简之非党,灼李沐回邪明示好恶旌别淑慝,窜李沐谢天下,还、简以收士心。
臣等虽蹈鼎镬,实所不辞。
情激于中,不能自嘿,惟陛下裁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