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安溪县诸生策问 其二 南宋 · 陈宓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四、《复斋集》卷七
礼者,天地大经人道大本三才所由以立者也。
盖自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固以行乎其间
先圣王因天自然之理,以开人文世法,使天下相与从事其间亹亹焉而不倦者也。
而后之论者反以为强世,何也?
夫子之告门人曰「立于礼」,至于他日所以语其子者,亦曰「不学礼无以立」,则夫人所以为人者,舍礼固无自立矣。
圣人之视礼如此其急也,而世之人固有终其身不知礼为何物而亦足以并生于天壤间者,何也?
先王盛时,大而人伦之序否、名位之等,小而揖逊登降之容、周旋裼袭之节,事为之制,物为之则,然后足以维持国家经理世故
而后世典章法荡然扫地,亦能以维持天下不至于大坏者,又何也?
然则礼固可置诸无用之地乎?
秦人灭学礼经尽投诸煨烬
汉兴收拾遗文所谓典礼者,不过遗文职掌,而三代圣人所以经纪三纲五常品节朝会聘享者,初不在
所谓礼记》者,乃诸儒习传记之文,所以失礼大义,而非礼正经
高堂生所传十七篇,乃礼之正,然其所存者,不过士礼耳,而公卿大夫天子王朝之礼皆无传焉。
朝延欲举一祀,建一宗庙,草朝会之仪,议封禅之制,则甲可乙否,彼是此非,名为聚讼,迄无定论。
国朝五代废缺之馀,稽古礼文,事固多缺略,自建隆庆历未有能举祀神之礼者,况其他乎。
南渡之后庶事草创无复旧章,虽朝廷博士老师宿儒亦莫有知其原者,每一举事,则惟有司乐工之是听。
而况山林之士,将欲先王之礼以脩其身齐其家,又何所据依乎?
有德无位有位无德,皆不敢制礼
方今明圣在上贤俊满朝,则有其人矣。
功成作乐治定制礼,今边事宁息年谷丰登,则有其时矣。
伊欲酌古御今,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由冠昏丧祭以达于郊祀宗庙,立为定式,作宋一经,使天下日用而世守之,以大复先王之旧,而一扫千年陋习如之何而可?
诸君博物洽文,古今典礼讲之熟矣,幸详著于篇,与夫先王所为不可而后世废之,而无亏于事者,其故安在?
有司愿为闻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