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漫塘文集淳祐二年八月 宋 · 王遂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五一、《皕宋楼藏书志》卷八八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上缺)贯哉,汉唐而后言语性命离而为两,合乎一者韩子而已
原道一篇通贯六籍,然《上丞相书》则近乎佞,《赠李愿序》则近乎慢,《符读书城南》又近乎谄,岂道与文果二物耶?
韩子者惟漫塘刘公,而漫塘之文则不然胚浑数世之积累培养气节,秀钟一身,植而为行,发而为言但闻道鸣以文,未闻文鸣乎道也。
读其文雅正如《骚》,咏其诗精切似《选》,其奏议似《檀弓》、左氏,其论思反覆似《国语》、司马子长
信矣,汉唐以后之文也。
乡里晚出,尝侍言论,见其所自命未尝以文。
其在庠序隐然忧世之志,其出入州县慨然济时之用。
及其屡召不起,则毅然以爱族党、禁鬼、恤穷饥、抚存没为心。
问之,则曰:「先公之志也,吾何敢」?
荐进人才,动十数人,为世有用
足以旒冕之知,仁足以启鬼神之助,望足以三军之乱,化足以服群民之心,而道不及行之朝廷、达乎天下者,天也,岂人所能为哉?
平生学术根本伊洛至于论说本末,则拒而不谈。
呜呼
黄叔度申屠所不能及。
既卒数年,乡里诸友欲发其文传于世,而蚤岁之稿散佚不存中年所作赵师契者抄录最多,其馀友朋亦以类至,略计平生之文十未四五。
子翁望刚叔既汇次之,名曰《前集》,而留后集以待方来
夫文之遇合有时,道之流不已,其存也不为时用,其没也仅止于斯,文之可贵也;
其言足以补益当世,其旨足以觉悟后来,道之无穷也。
不敢以其可贵者而废其无穷,因请书之为序。
淳祐二年秋分日后学王遂序。
按:《漫塘文集卷首,嘉业堂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