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太学私试策问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二九、《东涧集》卷一○
问:郡守民之师帅也,师帅贤则政平而田里无愁叹之声,不贤公私烦扰稚耋宅生之望,有志于治者其可不知所择乎?
知人之道,自昔所难,不观其貌则无以知其精力盛衰不察以言则无以占其才智优劣是必召见殿陛之间,咨访论奏之顷,则贤否真伪不能为吾之惑矣。
汉之宣帝每拜守相,辄亲见问,考其所行,以质其言。
唐之玄宗刺史陛辞,皆令诣侧门以俟进止宜若可以察人之能否矣。
一时吏治皆如黄霸之守颍川真卿之守平原,然八万馀口犹得以肆其伪增之欺,二十四年犹不能坚为守禦之计,岂二君识见之未精耶?
临遣之际徒能察其言貌,而名实不相应者未容以遽知耶?
恭惟孝宗皇帝留意吏治郡守陛辞必加考察,或以失仪罢免,或以称旨擢用,或以疾病投置闲散,故循良之吏布满郡国有以乾道淳熙之治。
今日仰遵成宪,凡未经陛对及已对在四载之外者皆令申审,而迩臣复虑积官至守,早达者罕精神识虑,四年之久,日异而岁不同,恐有癃老疾病不任事之弊,欲凡到阙者悉俾奏事睿旨谕之。
此诚为官择人要术也。
或者犹谓年馀七十者犹能息渤海之盗,多病不出者亦能致东海之治,则老疾者似未可以尽弃也。
一见之顷未睹施设安保尚可用耶?
议论持平出守北地,乃不免治郡不进之责;
辨论义理之文者使守会稽,乃莫逃久不闻问之谴。
论奏之间,亦未可以尽信也。
然使其言果有可听,又安能其他日之不相副耶?
斟酌区处之,殆将何术而可?
详陈之,有司将以献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