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仁智堂 南宋 · 度正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七○、《性善堂稿》卷一一
锦官北过新都,少折而东,是为金堂
金堂始有山,山行数里,山愈高,地愈峻。
东至石城紫云峰拔天际蔚然蜀山之秀。
金雁之江既入于峡,束于两山之间而不得肆,山之石又从而阨之,则雷怒霆击若不可犯。
夏秋水潦汎溢,汹涌湍悍,观者为之股慄
石城以东,山之高者逶迤曲折舒徐而下
水之激者亦复优游平易安行地中
东至郡城之东,逶迤曲折者化而为坡阜,优游平易者潴而为湖。
湖之广数百亩霜降水落则其光可鉴,有凫雁千百日游其中
而坡阜之间,萧疏神祠佛宫畦菜圃,间见错出明爽如画
前人城堞之上作堂以领之,名曰仁智,其来旧矣。
嘉定九年冬十二月正始至,乐之,与宾客从容其间,夜而忘归
惟是墙垣颓圮栋宇欹侧,每风自北来,则动荡震摇,殆不可居,欲撤而新之未暇也。
明年夏六月大雨连日,夜不止
自以事多缪戾天降之罚,中心恐惧,将诣而祷于山川之神。
忽有声甚巨,使人视之,城裂于江,堂亦摧压。
明日雨止,遂议改筑。
计其功役,而以其事属之签书判官张大光。
斲石以护其基,为小屋以庇其址;
增其柱础,厚其垣墉,以禦大风雨
斥其溜槽,前为南厦,以防腐败
三月而后成。
既成,因复其颜而记之。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峙而为山,流而为川,亦已久矣
孔子始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何也?
天地之间,万物皆备,人生其间,有目者即有见,有耳者即有闻。
然习矣而不察,行之而不著,日由其中而莫之知者,则亦众矣。
夫惟知性之原,识道之体,上下与天同流者为能见之。
是故川上不知其几,独孔子叹其不舍昼夜,而人莫之察也;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者,独曾点之见如此,而三子不然也。
夫山之性静而动之用存,水之性动而静之用在。
云兴于山,氤氲充塞时雨降焉;
水流于川,停涵浸灌草木茂焉。
岂不静者以动为用,动者以静为用与?
夫使动而无静,静而无动,则造化用、天地之功,亦有时而息矣。
反之于身,静者渊嘿也,故寿;
动者雷声也,故乐。
惟其渊嘿,故沉潜暇豫
惟其雷声,故条达疏畅
然则沉潜暇豫者其味永,条达疏畅者其意适。
尝登斯堂览观山川之胜,深味孔子之言而求其所以然,当自得之
大光祖尝怀安,有惠政,人思之。
是役也,亦其志云。
嘉定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山阳度正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