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重庆府到任条奏便民五事 南宋 · 度正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六五、《性善堂稿》卷六
臣伏圣慈差充前件差遣,检准庆元到任半年以上,具的实民间利病边防事件以闻。
臣伏见自颁降指挥以来朝廷以故事求之,州郡以故事应之。
岁月寖久,所进之说不知其几,间亦或有施行者,特千百之一二尔。
有志之士往往朝廷忽弃其言而有怀不敢尽,有策不敢陈,若是者盖不能无之也。
臣一书生,荐蒙误恩,畀以圣父潜藩之重,眷意如此,臣不胜感激
伏念臣自少知学,颇有当世之志,实以生长西南千里外,无路以望清光若不于此罄竭愚衷不惟负其平生,兼亦上负朝廷简拔之意,岂复有知而不言言而不尽者哉!
具列如后,惟明主审择焉。
一、近岁以来疆埸日蹙于外,盗贼窥伺于内。
承平时兵宿卫京师,而天下财赋尽归天府州县事力单弱,如去年张福、莫简之变,自利而阆,自阆而果,自果而遂,犹入无人之境所在莫有能扼截而操制之者
此事臣忧之久矣,前在怀安,首论部伍民兵之策以防意外之变,正谓此也。
臣今所领郡紧靠南平南平之外即溱、播诸羌。
管下江津县旧有寨曰清溪,自元祐五年创置而戍之以兵,其后白锦堡部曲透漏作过,又别措置土丁,以三百人为额,专以控扼诸羌。
承平日久,诸羌各安耕凿不敢出没,而官司因循,寨官类不择人往往肆其诛剥不复留意教阅因循废弛
臣自到任不住安抚司行下招填阙额禁军边事以来才有阙额随即填补,别无未补之数。
必欲增招,所增不满百人则不足于事,所增若及千人所费甚巨,何所从出?
臣窃以为添修寨丁令一二千人,自本府择一曾经有才智之士奏充寨官,农隙只自寨中教习春秋大阅则量抽人数,验其事艺,赏其高强者以示激劝
仍略仿嘉、叙、黎、雅土丁体例春冬每人各支一布袍,每季各支三引以为教阅之费。
其寨将副则择其家业温厚智力可以弹压者使为之,十年教阅精审,内无盗贼,外无诸出没之警,则与奏补名目,如进义、进武校尉之类。
无事则宿之寨中,有事调发入府,惟郡将所用
若其他处紧急会合讨捕有功自如常法
如此,其费甚省而缓急堪以倚仗
重庆三川之冲,无事则已,有事则实为要害
去年张福、莫简初下果州,便欲顺流以趋重庆
使吾寨丁教养习熟节制严整,彼知必不敢来。
若其来则授以方略,于上三峡之间藏伏岩谷以俟之,以佚待劳,以吾之地里习熟而待彼之生疏,则殄歼之为不难矣。
见委措置,续具条奏,乞赐指挥行自本府专一经画,庶得以效其区区
傥蒙朝廷矜允,则异时不惟可以本府之用,而此一二千人控扼上流可以两川声援屏蔽下流可以一道根本
伏乞朝廷果断而行之,臣不胜幸甚
取进止
一、夔峡之间,大山深谷土地硗确民居鲜少事力贫薄,比东西川十不及一二,士之仕者率不愿往,如幕职官令录理法簿尉之阙有一二年无人授者,有十馀年无人授者。
重庆之为郡,在昌、合之下,忠、涪之上,较其地势,未为僻远其间员阙无人愿就者不能无之
巴县倚郭上县乃至七八年无正官
自臣到任,与之通情共事,方有愿就者。
巴县则十馀年无人授,江津县则又十四五年无人授。
去年进士就吏部注阙,合入簿尉无虑百人,窃意以其见次必有愿就之者而此两阙无人肯授。
徐问其故,乃是公私艰棘物价翔踊不及西川
吏卒凋敝不足以使令不及西川
风俗蕞陋讼牒纷然盗贼充斥往来追捕顷刻暇,不及西川
至于初官之人举者三员然后关升,次任之人举者五员然后改秩是则与东西川同,宜乎士之仕者辏集于东西川不愿就此也。
以是借补之官不理选限之官与夫纳粟之官日夜经营诸司以求权摄
此辈初非有礼义廉耻之人,有茍禄之心无进身之望,所在椎肤剥髓,以肥其家,以媚其上,初无批书历子拘系进退,见利则趋,见害则遁,往往台府之势躏籍州县州县莫敢谁何
此其为害不可胜言者。
深山穷谷民疾疴痒尝患无可告诉,乃不复为之择人而茍付此辈,使肆其溪壑以为食邑,盖不待目击而知其受害也。
不忍人之心者,宁可不思救之之方乎?
或谓当增监司帅臣及为郡者之荐章荐章多则出身之士必多,彼出身之士内有礼义廉耻之心,外有进取功名之望,而又有所谓考功之历以严其殿最如此夔峡之民必受其赐,臣窃以为不然
监司帅臣及为郡者之荐章,是优异监司帅臣及为郡者尔,非优异士之仕者也。
今患士之仕者不来而求以招来之,恩施于士之仕者足矣何必优异监司帅臣及为郡者,而使人以为泛滥也!
为今之计莫若为簿者三年举职不了事件,与减两纸关升幕职官
令录为理法者三年举职不了事件者,与减两纸改官状,而为县者又与免职司
则士之仕者使其无志则已,茍有志当世者,宁不能坚忍刻苦以就寸进
将见夔峡之间无复阙员,而深山穷谷被覆存养之赐,其于朝廷惠恤元元以固根本之意,岂不深且远哉!
伏望陛下二三大臣熟议而速行之,臣不胜幸甚
取进止
一、臣窃惟国家用人文武二柄常参用之。
在于内郡,自知通教授幕职则用文,兵官巡检巡捕用武
盖文以治民,武以治兵,惟监当之官通用,其馀文不可以武职,武不可以文资,其来久矣
至于极边去处,则郡将县令并许通差右选,然须无文可差然后右选为之。
非独武人而爱文士,盖为武人率多粗暴不通民事未必能有捍禦之劳而先有凶害良民之事,在于边上尤切利害,故不得不谨之于始也。
重庆南平南平接诸羌,然南平所接亦皆熟户久享交市之利,俛首帖耳,惟南平是令,未尝敢萌欺侮之心。
独以其接于诸羌,陡入夷腹,故亦通差武官,而诸邑间或通差焉。
至于重庆自来不差武官,而所管三县未曾武臣为之。
江津尝有右选经营奏辟,元未赴上,竟为台府交章论罢,其后复差文官以至于今。
壁山县紧靠昌、合两州之间,四境大山地瘠民贫,全赖县官曲加抚字,乃不至失所
昨来或有右选官乃复营求奏辟,臣若重失武弁之欢,不为朝廷爱惜祖宗法令,使武臣得以占射内郡知县,肆其粗暴刻剥百姓贻害无穷,推其所自,实放令上任者之责。
是以不敢,已坐条告示,令别注授合入差遣一面选辟文官,使分任抚字之寄矣。
峡中之民散居山谷生理单薄憔悴饥饿,殆如猿猱以此争斗最多,讼牒最盛,全赖为邑调护抚摩,使各安其生业,岂可茍且付之粗暴之人,使肆其溪壑邪?
臣见已先峡路知县与减改官两纸,且与免职司,若蒙朝廷速赐听从,则虽穷边之处,不患无良令矣。
更乞指挥检准祖宗之法,行下约束,凡内郡诸县自来不通右选去处,不许右选经营奏辟,以乱祖宗良法美意,如有违戾,重作施行
庶几边鄙骚动科调之馀,所在皆得良令元元不至重困不胜万幸
取进止
一、臣窃惟生财之道莫大省官,且以在外论之。
先臣欧阳修有言,一路诸司往往多阙,而使一司兼之至于半年一年未闻有废事者,以此知官冗可省者多也。
旧来武昌益昌专差郡牧其后漕司建台于武昌,即以漕兼之益昌亦以漕兼之
未省以前无所增益,既省以后无所阙误,而所省知州一员俸给支遣已自不少,然在内则又可省左右供给滥食之人,在诸县则又可省三年迎送之妄费。
近年以来淮上诸司建台去处即兼其郡,盖知其有利无害灼然可省。
今分四路,而夔峡地土瘠薄稼穑艰难,最为下下
重庆虽名潜藩上流钜镇而实管三县,又皆破落颓敝牵补过日
所管兵籍虽近千人,然以二百馀人夔门,而本路诸司抽差亦不下三二百人
臣自到任之初,边报愈急,总所五十人运粮宣司三十人帐前祗应,又抽差文武官吏亦复数人,而津遣之费与夫封桩衣粮器甲之属,于常调之外岁费不下万缗。
前年大司根括凡有馀在己皆取拨,似此费用何所从出?
府责之县,县责之百姓,一二年后责之不已公私俱空,岂无意外之虑?
受人之牛羊安可坐视
窃惟武昌益昌既以兼之有利无害,而本路宪台适在重庆,今若即以宪兼之,臣见其初无一毫之损,而其为利不一而足也。
不干请于朝廷,下不诛百姓,而日有所省,月有所积,以宽民力,以应军用,此智者之所必为尔
或谓宪而兼府则于巡按所不便,臣窃以为不然
夔峡一路大山深谷险峭巉岩鸟道蚁径,迂曲难通,而来者每虑所在州县贫薄不无将迎之费,以此数十年间未闻诸司有出巡者。
纵使有志之士洗冤泽物己任不惮崎岖跋涉之劳,欲一至开、达等州以破盗贼巢穴者,暂使倅摄,事近不过一月,远不过两月耳。
他州阙状者例使倅摄事,独于重庆而疑之乎?
此臣所以妄谓以宪兼府有利无害者此也。
伏望圣慈特赐详酌,如臣言万一或有可采,行下听臣即日解罢,或以别除官重庆,亦别与差遣即令见任宪使兼之,以省迎送不赀之费,所以州县,恤百姓,实非小补
陛下果断力行之,臣不胜幸甚
取进止
一、臣伏见往时兵端初开,朝廷许四川总领所截留上供银绢田四厢银绢以饷大军此外给与官诰祠牒变卖此外又许增印会子此外惟料夫钱一事大为骚扰,其馀无所诛剥
朝廷既已应副之,则州县不敢常调之外肆其妄取尔。
者边再起,去往时军兴之日未远,百姓疮痍未合州县事力未苏,比之向来实是空虚向来应副之数,朝廷宜一一应副之也。
或谓截留上供,则外道州县不复知有朝廷,故不许截留上供
又谓截留田四厢银绢,则有妨湖北赡军经常之数,故不许截留田四厢银绢
添印会子必至价落,既已不许,而所以应副四川军兴之用者,不过官诰祠牒与略给赐银绢而已
穷空之馀连年馈饷大兵,而其应副之数乃反过于向来,故不免许其多方措置以济用度
于是乎根括诸州见在之钱,根括百姓户绝之田,根括寺观常住之田,又监僧道度牒钱,又监坊场河渡助边钱,下至巫师亦监焉,名色不正诛求无艺不得已而皆为之。
加之奉行之人并缘自利多端挟持人情为之骚然
无他,缘朝廷吝惜上供田四厢银绢至于此耳。
臣谓诸司及诸州上供十分为率,宜以九分总所量留一分,使同圣节进发自足明其尊君亲上之心。
至于田四厢银绢,则直可尽举以复还四川总所
往时秦桧卖国市和,以私意杀欲复中原岳飞,而使田师中领其众。
飞素得军心,故令师中关外带蜀兵数千人自随以为弹压,而又分蜀赋以给之。
此乃秦桧私意,初无义理,非祖宗良法何必之而不变也?
况自蜀中津运至鄂州,虽曰顺流,而江道险阻运纲之费甚夥,而上供则直至都城,其费尤倍矣。
今蜀口边事连年朝廷加念上流重地岂得不厚其给赐宽民力而固结其志?
朝廷以此二者赐之,而尽免其所立名色之取,则庶几经理财赋易于为力边事未宁百姓得安迹,诚封植根本上策也。
上件银绢四川得之何啻丘山之赐,而在朝不啻毫末,况一二年后兵革稍息即复如旧
富有天下之大,何吝于此
陛下特达而行之,臣不胜幸甚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