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重建濂溪先生 南宋 · 龚维蕃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六二
营道之西,距城十八里,有水曰濂溪
发源大江源,汇为龙湫东流二十里至楼田。
其乡曰营乐,其保曰濂溪,广横数百亩溪行其中,虽大旱不竭
周氏家其上,即濂溪先生故居也。
考其谱牒世居青州
远祖讳崇昌,唐永泰中廉、白二州太守,因卜居道之宁远县大阳村
裔孙虞宾,有子十二人中子从远,始徙于此
再传至谏议讳辅成,登祥符八年进士第,终贺州桂岭没葬故居之侧半里许,累赠谏议大夫
谏议二子,长曰砺,次则先生
先生少孤,舅氏龙图郑公向爱之始冠,奏以初秩。
既长,从宦四方
嘉祐八年先生自虔移倅永,有书与其族叔诸兄云:「周兴来,知安乐,喜无尽
来春归乡,即遂拜侍」。
移文营道县云:「有田若干,旧以私具为先茔守者资,族子勿预」。
营道凭文周兴
其后先生展墓题名于含辉洞云:「周惇颐、区有邻、陈赓、蒋瓘、欧阳丽,治平四年二月十六日同游道州含辉洞,刻石洞口」。
是岁神宗登极覃恩驾部员外郎,加赠父谏议大夫
以手劄付子仲章,令备酒果香茶,诣坟前告闻。
先生晚岁九江,爱庐阜之胜,筑室溪上命名濂溪,示不忘本之意。
其留故居者付仲章及其从弟意。
先生既没,仲章贫甚,元丰三年七年再拆其产,鬻于意之子伯顺,而故宅尚存
伯顺死,无后,其女以其地适何伯瑜,生侪。
登第,为邕州教官而卒。
至淳熙己亥,周与何欲拆其产,闻于郡。
赵汝谊营道所承永州公牍,乃治平印文按验皆合,用先生治命,以田俾守茔者,藏其籍于学宫
故宅基尚属何氏,何氏之孙揖于淳熙十一年以其地归于意之曾孙兴嗣,书于券云:「兴嗣系谏议宗族禀性纯慈,有志力,教子以绍祖风
宅地本人住宅相接,今愿尽将所承外祖周伯顺元承祖谏议住宅祖地,从东至西长五丈,就卖与兴嗣,将来起造祠堂,承外氏一派先魂,庶几亡者里塾有所依托不绝春秋之奉」。
前此未有先生祠,绍兴己卯五月太守向子忞奉祀州学稽古阁,编修胡公铨记之。
淳熙己未郡博士邹敷于敷教堂
壬戌太守赵汝谊以其偪仄,更创堂四楹,并二程先生像,南轩张公为记。
庚子,郡士胡元鼎与其乡人士先、义太初、孟坦中、欧阳硕之创舍设像,教授章颖为记。
故居有祠昉乎此。
遗址十馀丈,中隔小溪,卑陋湫隘岁久不复迁。
至嘉定癸酉郡守方信孺访求濂溪之裔,得兴嗣之子钥,以为
丁丑之秋维蕃被命入境延见郡士,扣濂溪所向,皆言今祠非故基
其后访于钥,尽阅累世契券,亲至其地,质于乡邻族党,始得其实
溪流清泚地势平衍冈垄丘阜拱揖环合
其左曰龙山,右曰豸岭,山川之秀,实钟于是
鸠工度材,一新栋宇,命营道蔡则董其役。
经始于是十二月落成明年之三月
中为祠宇,设先生像。
其前为堂四楹不侈不陋。
二斋旁翼两庑对峙,外为台门,高与堂称。
左右二塾,虚明敞洁,以延学子
其外都门,缭以垣墙庖爨湢浴,罔不毕具
环以松竹门外筑道,属于山之趾。
于是规制始备,而邦人严事之意益虔。
先生以故溪名九江之寓宇,黄太史赋诗,谓其用平生安乐,媲水而成名
东坡继有作。
来者承其误,莫究所从
南轩张公晦庵朱公,尝略辩證。
尚书公来典教,质以大富桥记,以为此邦自有濂溪,然亦弗深考
今得其谱牒契券,始究源委
当何氏以地归兴嗣,预有建祠之语,迄今有成,则废兴显晦,殆若有数,而非偶然者。
先生之学,实嗣洙泗之统,传之伊洛,浸以大显,载在方册,人知诵习
辙迹所至,今皆有祠,而父母之邦先茔所在,乃因陋就简,于烝尝不称,是乌可以已?
故因其落成,述其颠末用登载于乐石
文皆从旧不敢增损,以没其实,庶以传信,俾览者得详焉。
按:四库本《周元公集》卷六。又见《濂溪志》卷四。(此篇刘琳校点。其馀为黄锦校点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