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宜兴县漏泽园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五、《漫塘集》卷二二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然则为政之道孰为本,在于使民得其生欤。
民生实难,饥而无以食之则不能生,弱而无以扶之则不能生,夺其时使不得作,则救死不赡而又奚以生?
不能使之相安相养,无憾于其生,则不能使之相葬相送,无憾于其死。
宜兴大夫赵君之政,其知所本始者欤。
君之来也,岁丁大祲民不聊生
君明足以察,刚足以决,而恕以行之。
劝分必称其有,而应于上者非具文
振赡必谨所托,而及于下者实惠
药饵兼施病者起,槥椟先具而危者安。
是岁死者所在枕藉,是邑独多全活
俗尚气而矜胜。
尚气而不本之义故轻生轻生故多重辟
矜胜而不折之以理故终讼,终讼故多滞囚
民既服君之明,惮君之刚,而德君之恕,君复守之弗失,行之弗疑。
其所无,虽台府之令不受
其所是,虽权贵之请不行
故恶者有所畏不为,善者有所恃而不恐。
带刀之俗革,珥笔之风戢。
囹圄屡空岁上死刑浸少。
盖民之安其教而乐其生如此用能推其馀财馀力以及死者
邦墓之地掌于《周官》,掩骼之令述于戴《礼》,国朝漏泽园累圣申明如揭日月,有民社者所当钦承
宜兴旧地特隘,不足以上德,又直乡校之前非所崇文教。
惕然曰:「是令之责,敢不良图」?
因谋之士民得地荆溪之上,山势回薄,于葬为宜。
问谁实主此,则蒋氏故业
蒋氏绝,而其隶禹氏者冒有之;
禹氏绝,而其妇于氏者舍以归之通真观。
于之舍,观之受,莫详其由,槩之非法也,故契要不立
不忍尽取,据所名亩凡八十有一尽归之,收其赢尚一百六十有三。
君曰:「可矣」。
乃发累朝诏书门表道,殊厥疆域,而建精庐其中,以居守者。
左楼右亭,舍钟及碑,合为屋十有八楹
斋祠寝处、庖湢积贮之所,与凡用器毕具
广深高下圆方巨细,各适其宜。
又以贫不能葬、远不能归者,类祖浮屠法,所由来久,不可骤革,亦隆其基,宏其栋宇以便之。
以守者不能自食,复买田以赡。
上田以米计岁收一百四十八石有奇,次者视岁丰俭而权其入,以亩计亦六十有三。
输钱绢之租,山供薪刍之利,皆足为经久计。
既成父老惊嗟以为非吾大夫之贤不足及此,非吾大夫之才不足集此,而吾大夫政成治最有时而去此也,是乌可无纪,因介余友余君师极来请。
予固闻大夫之风而说之者,故喜为之书。
抑予谓君之所以死者始难而终实易,所以惠生者始易而终实难。
死者无知者易动,惟死者无知故事多因陋,人惮改作然已劳则佚,已费则怠,故终实易。
者易动,故绥之则宁,威之则慑,然已宁者或惴惴自保,已慑者犹睢盱以伺之,故终实难。
孔子曰:「居之无倦」。
扬子云曰:「为政日新」。
大夫勉之,予将屡书,不一书而止。
大夫谱在玉牒名与悊字若愚,今官朝散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