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春秋五论 其五 南宋 · 蔡沆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五九、复斋公集
学《春秋》者,舍三《传无以考其成,而士有志者,类欲尽束三《传》,独抱遗经岂非以其互相牴牾不一其说乎!
常思之,《左氏》熟于事,而《公》、《谷》深于理。
左氏曾见国史而公、榖乃经生也。
惟其曾见国史,故虽熟于事而理不明
惟其出于经生所传,故虽深于理而事多谬妄
二者合而观之可也
左氏》虽曰备事,而其间不得其事之实;
公》、《谷》虽曰言理,而其间有害于理之正;
此又学者不可不知也。
左氏》每述一事,必究其事之所由,深于情伪,熟于时世,往往论其成败,而不论是非,习于时世之情伪,而不明其义之所在
周、郑交质而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宋宣立穆而曰「可谓知人矣」,鬻拳谏楚子临之以兵而曰「爱君之至也」,赵盾杀君,出不越境,返不讨贼,而曰「惜也,越境乃免」,此皆知其事而昧于理者尤多
自得汉东骎骎荐食中国,齐桓既攘之,晋文又攘之,其功伟矣,此正孟子所谓善于此则有之矣,齐桓、晋文岂能骤举而攘之哉!
必先剪其手足,使无所助,而为犄角之势
是故桓公将攘楚,必先有事于蔡;
文公将攘楚,必先有事于曹、卫,此事实也。
左氏不达其故,于侵曹伐卫之书,则曰「重耳出奔,曹卫皆不礼焉」,推寻事由毛举细故,而二公夷安夏之义不明,而功罔昭矣。
其他纪事往往类此
然则左氏》之纪事不可废,而未可以为据也。
宗《左氏》者以为丘明受经仲尼所谓好恶圣人同矣。
然《左氏大旨多与经戾,安得以为好恶圣人同乎!
孔子所谓左丘明耻之,亦耻之」,乃窃比老彭之意,则其人当在孔子之前
左氏传《春秋》,其事终于智伯,乃在孔子之后
说者以为圣人同者为左丘明,而传《春秋》者为左氏,盖有其证。
以为六国时人左史倚相之后所以载虞不腊等语。
秦尝以十二月腊月,而《左氏》所述楚事极详,盖有无经之传,而未有无传之经,亦一证也。
若夫公、谷二氏固非受经者,其述事得之传闻,又未曾国史,故其事多谬误,略其事而观其理,其间固有精粗不同,然害于理者亦甚众,此欲致知者之所宜明白而深辩之也。
公羊》论隐、桓之贵贱而曰子以母贵,妾母以子贵
夫谓子以母贵可也,谓母以子贵,可乎?
推此言也,所以后世妾母凌僭之失,未必非此言基之也。
谷梁》论世子蒯聩之事则曰信父而辞王父则是尊王父也。
尊王父命不可,而曰信父可乎?
推此言也,所以后世父子争夺之祸,将以此藉口也。
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及后归于晋国则是以臣而叛君也,而曰以地正国,可乎?
后之臣子有据邑以叛主君称兵向阙,以诛君侧恶人为辞者,未必不由此言阶之也。
公子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公羊》曰大夫受命不受辞出境可以安国家、利社稷则专之可也,后之人臣有生事于境外,私相交誓,而以其国白委者矣。
纪侯大去其国,圣人盖与之,则曰为襄公讳也。
襄公九世之雠,《春秋大之后世盖有穷兵黩武报复之无已者取法焉。
祭仲执而郑忽出,其罪在祭仲,《公羊》则曰祭仲贬损反经之权,后世盖有废置其君如奕棋者矣,其视君臣之伦何如也!
圣人作经,本以明理也。
自传者学不知道妄为之说,而是非易位,义利无别,其极于下之僭上,卑之凌尊,父子相夷,兄弟为仇,为臣称兵以向阙,出境矫诏行事国家易姓,而其大臣者反以盛德自居不知愧矣。
君如武帝,臣如不疑,皆以《春秋》定国论,而不知其非,此其为害岂不甚于叙事失实之罪哉!
愚尝以《公》、《谷》、《左氏三传要皆有失,而失之多者莫如《公羊》;
、杜三家各自为说,而说之谬者莫如何休。
公羊》之失既已略举其一二,而何休之谬为尤甚
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不过曰「君之始年尔」,而何休则曰《春秋》记新王受命
于鲁滕侯卒,公羊不过曰滕微国侯不过嫌也,而何休则曰《春秋》主鲁,记隐公以为受命于王,滕子先朝,故褒之。
黜周王鲁,《公羊未有明文也,而何休乃倡之,其诬圣人也甚矣。
公羊母弟称弟,母兄称兄,则其言已有失矣,何休又为之说曰:「《春秋》变周之文,从夏商之质,明当亲厚兄弟也」。
使后世有亲厚于同母兄弟,而薄于父之枝叶,非斯语坏之乎!
公羊》曰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其言已有失矣,何休为之说曰:「嫡子有孙而死则立孙,明当立子以贵也,兄死而不立孙」。
使世有憾于质文之异,而紊嫡庶之分,昧立子之义,非斯语祸之乎!
释会戎之义,则曰夷狄之慕中国来者勿拒,去者勿追也。
春秋》之作,本以正夷狄也,来勿拒、去勿追,可乎?
释天王使来归之义,则曰王俱南面而治,有不绝臣之礼。
春秋》之作,本以尊天王也,谓之有不绝臣之礼,可乎?
三年春王三月己巳,日有食之,《公羊不过曰「记异也」,何休则曰是后卫州吁弑其君完之变,诸侯初僭。
元年大水公羊不过曰「记灾也」,何休则曰先是桓篡隐,与专易朝宿之地,阴逆怨气所致也。
地震山崩、星电、雨雹螽螟彗孛之类,莫不推寻其致变之由,考验其为异之应,其不合者必强为之说。
春秋》记灾异,而其说不书,曾若是琐碎磔裂乎!
若此之类,不一而足,此皆何休之妄也。
观夫三子之释《传》,惟范宁之过少,于《公》、《谷》之义,有未安者,辄曰「未详」,盖讥之也;
何休则曲为之说,适增《公羊》之过尔
故曰范宁,《公》、《谷》之忠臣
何休,《公羊》之罪人
沆尝谓罪人者固难逃后世公议,而忠臣之名固后学所当景仰企及者也。
吁!
揖逊高风既未泯于后世去就有礼无忝前哲,使世人而皆贤,则世济其美,又何不可追先圣芳踪,而标准万世哉!
不敢僭言以断诸儒之是非,特辩正之,以开后学迷惑,俾世之读麟经者,晓然先圣夫子作《春秋大义在于邪说,正人心,扶三纲,植五常内中国,外夷狄,尊三王盛德,贱五霸假借,以拯三极之道矣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