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法曹陈过谢恩奏事朱章 南宋 · 白玉蟾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五七、《修真十书·武夷集》卷四七、见《琼琯白先生集》卷一一、琼琯白真人集
上清大洞宝箓弟子、五雷三司判官、知北极驱邪院事臣白玉蟾稽首再拜上言:臣闻太极仙翁有言曰:「学法之士,如赤体白刃耳」。
臣观此言,莫不战慄
虚静先生张继先有言曰:「人生百年一弹指闭眼风刀即立至」。
臣观此言,愈增惊悸
末学庸辈,滥居道阃,措心立教,朝夕骇忧,自愧疏愚,戒德违缺。
四方学者来如牛毛设若普接而授之以道德,又恐泄露天机
苟若不纳而警之以戒条则是障拒后学
或若择善拔尤而间度一二,复虑庸者隙进,鄙者薄来。
夙荷师恩,叨传法奥,宝佩心印未尝轻慢,仰遵科戒如履薄冰晦迹遁名莫敢彰露
童髫何知,自护毛羽
仰惟三宝洞察愚衷,岂容饰辞委实真祷。
以今吉辰伏地贡章一通,上诣三天曹。
谨据太上三五都功正一盟威弟子某等昨各已录心词上奏天庭,乞行传度已为申都省,依科给帖,充授法职。
寻即择日建坛,剖符破券,拨将统兵分司隶事然后以蕊殿琅书心传口诀
兹则同发诚心,谨取今月某日虔就武夷山升真玄化洞天修设三界高真谢恩清醮几分,延奉上真。
仰酬玄造,更祈景贶及臣等身
臣愚辄以己见陛下陈之。
法士大不易者七,有深可畏者六。
何哉
谓如世俗浇漓风教隳堕迷迷相指,以盲指盲,此则遇真师之难,所以大不易者一也。
文书谬误诀法乖舛,罡中落步,咒中漏句,此则得真法之难,所以大不易者二也。
科戒严明条律警肃难行易犯,迷真者多,此则奉真戒之难,所以大不易者三也。
坌火焚和淫风鼓善,正气斲丧元精凋败,此则全真气之难,所以大不易者四也。
上真威仪,神将服色方寸难思一念不纯,此则存真想之难,所以大不易者五也。
天神地祇正直威仪,监功建节纠察丝毫,此则办真心之难,所以大不易者六也。
朝昏告急寒暑请行不敢苟财,愈当戮力,此则立真功之难,所以大不易者七也。
传法书、符图、印诀,妄示非人,必招风雷地狱锋戟裂体之报,此乃深可畏一也。
所禀戒律非时外色,辄有侵犯,必招灰池地狱火焰烽体之报,此乃深可畏二也。
钦奉三宝朝谒灵真不知避忌,必招火网地狱风刀考身之报,此乃深可畏三也。
神将香火,朝夕不虞号召失节,必招寒冰地狱黄绳束颈之报,此乃深可畏四也。
用心轻重处事高低,或勤或惰,必招铁丸地狱犁牛耕舌之报,此乃深可畏五也。
行法既显,必有衬贿,多致贪婪,必招黑暗地狱万苦逼身之报,此乃深可畏六也。
以此七之大不易六之可畏言之,使臣竦肩缩颈心痛鼻酸
臣一昏庸仰赖太上慈悲许容臣等披肝沥胆,雪罪首愆,苟有愆尤,俱蒙赦释。
臣所奏前件受法弟子几名,伏望圣慈特赐敕旨,允臣所奏,付太玄都省检照前后所申,即行遍报诸司合属去处
仍乞指挥差拨法中合干将帅部领兵马统辖吏典应时降赴法官某等各人法坛香火衙治之所,驻劄防禦听候呼召
兵随印转,将逐符行,凡遇行持,遂依法令
发遣符命祈祷驱禳,大阐灵通明彰报应
名标玉籍,职领金班,膺掌握将兵之权,涖纠察鬼神之政,代天行化,为国救民,斩妖除魔,芟邪立正
得蒙允可,且喜且惊。
勉励身心私自积累,三千功满,八百行圆,别诣仙都,各期迁选;
九玄七祖,同获善功,六道三涂,普沾善果
臣愚谨因二官直事正一功曹左右使者阴阳神决吏、罡风骑置吏、驿马上章吏、飞龙骑吏等官各二人出操所为某等进拜法坛传度首过谢恩奏事朱章一通,上诣三天曹,请进太上虚无丈人宫、太清曹治紫灵宫伏愿告报
诚惶诚恐顿首稽首再拜以闻太清玄元太上无极大道太上道君虚无丈人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帝君、天帝丈人九老仙都君、九气丈人、百千万亿重道气、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
臣姓白,系金阙选仙,举进士见在冲佑观东南隅醮坛所伏听命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