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韶州州学师道堂 南宋 · 陈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四一、《北溪大全集》卷九
濂溪先生熙宁中提点广东刑狱公事,而治于韶,于是韶之为祠者有三。
祠于学者,以二程先生配,然在明伦堂之西,迫窄堂宇之严,未足称尊道统之意。
祠于宪司者,即其遗躅,本廖侯所重建于厅之西偏而后人徙之西园之右,乃与世祀淫祀五通庙相向,邻于鄙杂
而祠于通衢,为往来士夫瞻慕之所者,又与张余二公王令公杨诚斋合焉。
张、余二公里之先贤风节可仰,未为失伦
令公荆公之父,天圣中守是邦,安石用事时人建祠以媚之,与张、余并坐中堂,而濂溪诚斋列于东庑位序不正,尤为可耻
嘉定丙子宪使陈侯深为病之,乃于通衢之祠,奉濂溪中堂西偏而降令公东庑
宪司西园者,改创外门以正南向藩墙周密不与神祠错列,而学中三先生之像,则移入明伦堂后主一堂中间
易去旧扁,而以「师道堂」揭之,取《通书所谓「师道立善人多」之说,特以表先生宗师后学之意。
且以书来求一言以学者
窃为之喟然叹曰:师道不立久矣,自孟子没,天下骛于俗学,盖千四百馀年,昏昏冥冥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宋兴,濂溪先生先知先觉之资,卓然拔出舂陵之间,不由师传,独契道体,建图著书提纲启钥
推原无极太极之妙,而不离日用人事之实;
发明中正仁义之精,而不越乎秉彝良心之所固有
圣人所以乎此而立人极贤者所以执乎此而复其性。
处而颜子之所学者,学乎此也;
出而伊尹之所志者,亦志乎此也。
上与羲皇之《易》相表里而下以振不传坠绪所谓再辟浑沦
二程先生亲受其旨,又从而光大之然后其学布于天下,使英才志士得所依归河洛洋洋,与洙泗并。
兹其所以继往圣,开来哲之功,可谓盛矣!
虽于当时不得大施以著君民事业,而其为部使者于此,一以洗冤泽物己任惟恐一夫不获其所,皆莫非大原中出,而大用之所流行,亦可以考验圣贤作处,而未可寻常吏治例观也。
故在万世公义而言,自合配诸礼殿之侧,与先师齐䌷接冕,通为天下后学师表岂特尝临之地所得而私?
何韶人师事之意,乃久焉晦昧而不章,今陈侯既为之改正祠事,复正名师道,以揭学者指南其所观视韶人不浅矣。
韶之士,果能因兴起而师其道,于遗编熟读精思,深体而实履之无以俗学之见乱焉,则是亦将不远于我与。
宦游于韶者,均能相与起敬师慕,而吏事之有所本,则亦将不失为有道之政,而于陈侯之意,皆可以无负矣。
《诗》不云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凡我同志,其共勉乎哉
陈侯名光祖字世德德行政事不凡
子沂,从予讲濂洛之传,为志甚厉云。
嘉定丁丑三月壬辰临漳陈某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