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南康胡伯量问目(名咏,文公门人。) 南宋 · 陈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三五、《北溪大全集》卷三六
问:《大学》敬四说,一长上云四说乃是互足,先生可之。是否?
互足之说,亦未为差。但如此样校量,都是皮肤上走。四说之意,各有所主,亦不须比并相校,只须直就里面深著持敬工夫,到融会贯通处,无所往而不敬,四说个个有得力受用,无复更有窒碍矣。旧日答人书,有持敬一段,恐可以助高明,别纸录呈。
问: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游气在阴阳之外,恐是二物否?
游气、阴阳,不必分别。阴阳循环不已,是统言大化全体;游气生人物,是就上拈出流行发育底说。所谓阴阳游气,亦犹言山之土石,水之波浪云尔,岂得以为二物而在外也?
问: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或云动静是理,或云是气,或云是所乘之机。所谓无端无始,只是二而一,一而二者也。
动静气也,动阳而静阴,其所以动静者理也。「无端无始」说亦未明。只是此物浑沦,就中分作阴阳动静,虽分作二个,依旧只是浑沦一个也,不见起头处,也不见合尾处。在造化言亦如此,在人事言亦如此。如「元亨利贞」,循环不穷。「元亨」动也,属乎阳;「利贞」静也,属乎阴。谓动为始,则动前又是静;谓阳为始,则阳前又是阴。若就日用论,则程子所谓「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者,亦此理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以寂为始,则寂前又是感;以感为始,则感前又是寂。元无间断,将那处窥其端乎?
问「明明德」《章句》注。
明德专以理言,但不外乎气。气有象,理无形,无气则理无寄劄处,无理则气亦不解妙用。「虚灵」二字,看得是。然「虚灵」二字,大概形容本体明处。只「虚灵不昧」四字说「明德」意已足矣,更说具众理,应万事,包体用在其中,又却实而不为虚。其言的确浑圆,无可破绽处。至此,谓之直指全体,亦可见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