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送徐杨二友 南宋 · 陈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二五、《北溪大全集》卷一○
绍熙改元,维之初,晦庵先生临漳月,而永嘉徐君居甫不远千里受业门下
又越月,而郡人杨君尹叔与俱。
又五越月,某方获侍洒扫于是始识徐君,而杨君又其旧也。
声臭不谋而合自是相与往来郡斋,疑之质,谬之正,蒙之释,益之请,或一二日、三四日,辰而入,酉而出,为月者几四,其所从容共学之情密矣。
顾惟驽惰之资,方有赖于左鞭而右策,夫何合簪方勤而袂欲分,丽泽方洽而席欲判!
徐君之归兴不可羁,而杨君又有成均之役,于我心殆戚戚然。
二君行舆已膏而征蹄已秣矣,思无以见意,姑借古人赠言之义,以致朋友所以相切磨者而共勉焉,可乎?
昔者尝闻谢、尹诸公河南夫子之门,于其别也,谢谓尹曰:「吾徒先生见行则学,闻言则识,譬如乌头者,方其服时,颜色悦泽筋力强盛
一旦乌头力去,则将如之何」?
今吾先生所以药吾二三子者,其方大略亦可知矣。
而吾二三子相从服饵于此,朝夕拳拳唯谨者,则以有先生之严在。
二君自此而别也,去先生侧日远,历邮亭,越都邑纷华靡丽之衢,放荡胶轕之境,身日与颓俗接,可玩可爱,可昵可欲可骇可愕,可愤可厌,凡所以聪明拂心志者,千状百证,日交乎其前。
此正乌头不足恃,而己所自力焉者也。
自志柔气弱者于此,最易为之荏苒臲卼,而移其所守,而见善明、用心刚者,以为件件无非实用工之地,二君谓之何哉
无往不在,学无时不然
二君自兹而往也,诚能常如侍先生之侧,静则存主敬之味,动则佩烛理之方,参前倚衡念念以无负先生所期望,无时无处不用其力焉,则是虽远先生函丈,而正大之训常在耳。
于其洒然有得之时,又无惜一二附南来之雁,以交致并为仁之意,则是虽与某非向者从容郡斋之乐,固千里肝鬲也。
二君果谓之何哉
南轩先生语云:「驱车万里道,中途可停辀。
勉哉共无斁,邈矣追前修」。
二三子者,共加鞭焉。
因录二通赠行序。
辛亥二月望后四日,陈某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