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寺丞师复 其二 南宋 · 陈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一二、《北溪大全集》卷二三
伏承诲示读书精诚静三者之说,自非切己用功体察何以及此
但来说太约,不见得主意之果为如何,且书之所谓精者,不知如何其精也。
精者,乃纯粹至极无以加之谓。
致知至于知至则是致知之精;
格物至于物格则是格物之精也。
读书言,则只是研穷其理,见理真是真非,端端的的不可移易云尔
如一以为如此,又以为如彼,则是一句不精矣。
一章既达其辞,而未达其蕴,则是一章不精矣。
程子谓《论语》有读了后全无事者,是全未一字之得,而草率不精之故也。
有得一两句喜者,是已入得一线路开明,是一句之精也。
有知之者,是已觉其中有趣味之可嗜,而于书之大义渐精也。
有直不知手之舞足之蹈者,是深有悟夫趣味无穷,而全书之已精也。
然精亦岂容易可至哉?
是用多少工夫积累而然,如颜子博文约礼必至于所立卓尔然后为精。
孔子志学必至不惑知命然后为精。
然此又以见道全体言之,非精于一书之谓也。
今谓诚则精者,不知如何其诚?
盖诚者真实无妄之谓,有以天命本然言者,若「诚者天之道」是也
有以人事当然言者,若「诚之者人之道」是也
有以言者,若「诚者物之终始是也
有以言者若「不无物是也
有以言者,若「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是也
有以用工言者,若「君子诚之为贵」是也
不知来意所主是以天言邪?
人言邪?
理言邪?
心言邪?
德言邪?
用工言邪?
由诚而精者,于诚后又如何而精邪?
谓静则诚者,不知如何其静?
静与动对,静是无事时,动是应事时如「寂然动」者,是心之未发,而其静也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者,是心之已发,而其动也。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是未感物时,心之所发,浑然天理也。
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是已感物时,性之发而为情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则其静也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则其动也。
静者其体,而动者其用也。
不能偏于静,必有动时
不能偏于动,必有复静时
一动一静循环无端
而诚则彻表里一终始而动静者也。
今以静言诚,偏就静一为主,则其接物动时非所谓诚乎?
由静而诚者,于静后又如何而诚乎?
不免堕于释氏之失否,然则由静而诚,由诚而精,其中果有血脉相关与否,果通而无碍与否
想亲下工夫,必深熟曲折
只是拣数个好字,立个标榜不暇其中意旨曲折浅深可否,使之明明莹莹,却成疏漏。
又大糊涂,大欠缺无实下手用工夫处。
公平日所深不喜诸生之有此类者,正谓是也
所谓寡欲为本之说,信然明白无可疑者。
讲订相忘不觉缕缕未审雅意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