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先生文集嘉定七年三月 宋 · 赵师夏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六
延平李先生之学,得之仲素罗先生
罗先生之学,得之龟山杨先生
龟山伊洛高弟也。
李先生不特以得于所传授为学,其心造之妙,盖有先儒之所未言者
今观此编,与行述之所纪,智者观之,当见之矣。
始,我文公朱先生大人吏部公与延平先生俱事罗先生为道义之交,故文公先生延平为通家子
文公幼孤,从屏山刘公学问
及壮,以父执事延平而已至于论学,盖未之契;
而文公每诵其所闻,延平亦莫之许也。
文公领簿同安反覆延平之言,若有所得者。
于是尽弃所学,而师事焉。
则此编所录,盖同安既归之后也。
文公先生尝谓曰:「余之始学,亦务为儱侗宏阔之言,好同而恶异,喜大而耻于小,于延平之言则以为何为多事若是天下之理一而已心疑不服
同安官馀,以延平言反复思之,始知其不我欺矣」。
盖延平之言曰: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也。
不患不一所难分殊耳,此其要也。
文公先生言行布满天下光明俊伟
毫釐必辨,而有以会其同;
曲折致详,而有以全其大。
所谓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本末兼举,细大不遗
及门之士,亦各随其分量,有所依据笃守循序渐进无凭蹈空之实者,实延平先生一言之绪也。
世之学者,其尊信文公之道者,则以为聪明绝世,故其探讨之微,有不可及
至于不能无疑者,则又以为其学出于性习之似,得之意好之偏而已,而不知师弟子之间,离合从违之际,其难也如此
呜呼,此盖为千古计也,岂容有一毫曲徇苟合相为容悦之意哉!
北海王耕道尝读此书而悦之。
摄篆姑孰,取之刊之郡斋,以□学者,其惠宏矣。
赞贰于此,因得述□□□于后,以告同学者,盖丙辰夏夜之言也。
□□□□嘉定甲戌三月望日。
按:嘉庆南平县志》卷二五,嘉庆十五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