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开禧乙丑十月十二日使虏回上殿劄子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四、《永乐大典》卷一○八七六、见《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五
臣等尝谓今日议论之弊,乐因循者狃于私意,言进取者病于寡谋
二者不合,则规恢大计无时而举矣。
窃惟丙午百六之祸,振古未闻,列圣兴复之图,迄今未究。
七八十年之间,士大夫宴安屈辱,以常事远谋祖宗世雠,谩不加省,大义堙郁人怀苟且
天锡陛下勇智神武,辅以柱石大臣同心一德,誓刷雠耻伦纪复振气节渐伸。
为宋臣子,稍知理道,谁不思奋
此诚千载一时也。
臣等幸因使旨,亲践虏庭,粗有见闻不敢隐默
臣始至其境,则兵卫加多,守护益密。
经过郡县增陴浚池教阅钲鼓声闻远近
所历顿舍周垣设棘,防隶充斥纤隙靡通。
虽其为谋甚至,然验之民心,则涣散已久,恐毒日甚
疾视其上,有「皆亡」之语,深望于我,有「后予」之叹。
观彼事势岂能久存
所恨去岁朝廷经理自可出其不意乘机进取譬之疾雷从天而下,虽扫穴犁庭,有不难者。
边头小人,初无远虑轻出抄掠,以警觉之。
我谋既泄,彼遂生心
此则虏有可图之隙,而我未得制虏之术也。
臣等沿途接伴等语,每每开示大信,使之不疑,彼亦时吐情实,惟惧我或先发至于抽回行省,那近戍兵道路所传,颇亦相应
真定、中山,又谍知朱裕已正典刑疑间稍释。
洎达燕都馆伴之言,复以盟誓为当守,用兵深戒
等于揣知虏情之微,盖其盗有区夏,志满意足,但得无事,其利已多。
自为谋则善矣,而吾可以已乎
夷狄坚忍,今则习骄惰夷狄强悍,今则事文雅
此皆臣等所亲睹也。
考之自昔,固未有腥膻异类久据中原七八十年而亡变者。
扫除混一,其必有待圣哲英豪之起。
此则陛下所宜勉,内外臣子所当任责究心者也。
夫弃百年之深怨积怒,而守一时之虚言空约,执权不获已尊称,而认以为一定不可易之常分
我之事彼者何卑,彼之临我者何倨也!
如是讲信修睦,姑各保其所而已,此非臣之所敢知也。
西晋悯怀之祸,刘聪石勒戎首也。
未几,刘毙于石,石歼于冉,晋无与为仇者矣,江左诸臣犹知报复不可一日缓,矧吾雠敌,乃女真一姓丑类乎!
故臣区区以为今日进取之机,所当重发而必成,不可轻出而茍沮。
高皇帝烧绝栈道,人以为真无复东意矣,一旦席卷三秦天下震动,遂开帝业
怀会稽之耻三欲出师范蠡以为未可勾践怒曰:「忘其不谷耶」?
洎时既至以为请,卒禽劲吴,役不再举
何则
虑之精而发之果也。
故臣陛下不息之诚,坚必报之志,焦劳愤悱,以感天人之心,策励振作,以鼓忠义之气。
内之图回审固,靡毫发之或遗,外之弥缝周密,泯形迹莫见
无急近功,轻挠成算大数既得,机会可乘
然后焱奋电迅扫清河洛,正超泓之显戮,摅高文宿愤,夫岂艰哉!
臣等荷国厚恩大计所系,不敢尽愚,惟陛下裁幸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